[转载]《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NLP心理学 |
语言的魔力谈笑间转变信念之NLP技巧[美]罗伯特·迪尔茨
一.
这本书是关于话语的或有益或有害理论的书,关于确定话语影响类型的特性,以及将有害陈述转化为有益的语言模式的书.写下和说出的话只是“表层结构”.它们由心理和语言的“深层结构”转换而来
二.作者具体说了什么?怎么说?
应用回应术模式的目标是要帮人们转换注意,通过三个框架十四个模式
框架:
一.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
二.从“失败”框架转向“反馈”框架
三.从“不可能”框架转向“就像”框架
模式:
一.意图(正面动机):这个信念的正面目的或意图是什么?
二.重新定义:信念陈述中所用的字,可以替换其他什么意思相近但有着较正面含义的字?
三.后果:这个信念或者由信念所定义的关系,有何正面影响?
四.向下分类:这个信念暗示了什么较小的要素或片段,同时它们有着比信念所定义的更为丰富或正面的关系?
![[转载]《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 [转载]《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五. 向上分类:这个信念暗示了什么较大的要素或片段,同时它们有着比信念所定义的更为丰富或正面的关系?
六.比喻:什么是与信念所定义的关系相似(信念的隐喻)但有着不同含义的关系?
七.改变框架大小:什么是更长(或更短)的世界框架,更大或更小的人群,较大或较小的视野,可以改变信念的意义让某些东西更为积极?
八.另一结果:有何其他结果或议题,比信念所陈述和暗示的这些更为相关?
十.现实检验策略:建立这个信念需要对世界持有什么样的认知观点?人需要如何理解世界这个信念才会成真?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译者序
NLP的核心是模仿,模仿成功和卓越模式
献辞
致谢
前言
本书中,作者的目的,是呈现那些回应术模式的潜在原理与“深层结构”的根据.除了定义和举例外,作者也提供一些可用来练习和使用每种模式的简单结构,并阐明它们如何与其他的NLP假设,原理,技术,特点结合.
第一章
语言与经验
神奇的语言
语言是我们用来建立内心世界观的主要元素之一.语言对于我们如何觉知现实,如何回应现实有极大影响.口头语言及言语是独立于人类种类的典型特征,它被认为是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主要因素之一.
回应术模式产生于以下研究:语言是如何做到,如何能够做到,以及过去通常怎么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语言和身心语言程序学
我们人类以两种方式使用语言:
1.
2.
地图和实景
回应术和NLP语言方法的基石,是“地图不是实景”这一原理.
NLP的核心信念是,如果你能丰富或拓宽你的地图,你会感觉到同一的现实为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可以表现得更有效更聪明.NLP的根本使命是创造工具(例如回应术模式),帮助人们拓宽,丰富和增加他们关于现实的内在地图.根据NLP的原理,你关于世界的地图越丰富,处理现实挑战时你拥有的可能性就越多.
经验(体验)
“经验”指感觉,感受,觉察周围的世界和我们的内在反应的过程.我们对日落,争辩,休假的体验,与我们对这些事件的感知和参与有关
根据NLP的观点,我们的经验由感官所接收的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出现的相关的记忆,幻想,感觉和情绪所构成
“经验”这个词也用来指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我们感知到的信息被持续编码或叠加到以往的知识中.这样,我们的经验就是用来创造地图或世界观的原材料.
语言如何框架体验
回应术可以刻画为“语言换框法”,它影响信念及形成信念的心灵地图.它起作用的方式,是让人们为某些情境的感知或体验设立框架或者换框.回应术模式引领人们用新的方式“标记”其体验,并获得新的观点
例子:
1.
2.
3.
第二章
框架和换框
框架
心理“框架”指那些在互动中心为思想和行为提供全面指导的关注点和方向.
转移结果
回应术模式中的另一结果(another outcome),是做出陈述,将人们的注意从已被某种判断或总结所定个或暗示的目标,转向另一个不同的目标.这一模式的目的是挑战(或加强)该判断或总结的适宜性.
换框
换框着力于帮人们改变感知问题的框架,从而重新解释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换框的字面意思,是围绕一些想象或体验更换新的或不同的框架.在心理学上,对某事物“换框”意味着,将其置于与之前感知的所有不同的背景框架或情境下,从而改变其意义.
![[转载]《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 [转载]《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 [转载]《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改变框架大小
回应术模式的改变框架大小,直接将这一原理用于我们对情景或体验的感知.这一模式,从更长远(或更短暂),更大的人群(或从个人观点),较大或较小视角的情境中,重新评估(或加强)某种运动,总结,判断的意义.
情境换框
情境换框与这样的一个事实有关:根据发生的情境不同,某种经验,行为或事件有不同的意义和结果.比如下雨,对正在苦于严重干旱的人来说,对于计划举行户外婚礼的人来说,“下雨”本身既不“好”也不“坏”.相关的判断与它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后果有关.
意义换框
与情境换框不同,意义换框指改变我们对特定事件或情景的观点或认识水平.例如,面对一片空草地.对农民来说,这是种新庄稼的机会,对建造师来说,这是建梦想家园的空间,对年轻夫妇来说,这是野餐的好地方
批评与批评者换框
1.
2.
3.
回应术模式之“意图”与“重新定义”
意图,指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隐藏在归纳总结或陈述后面的目标或意向(如保护,获得关注,建立界限等),用以换框或增强所做的归纳总结.
重新定义,是用意识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新的字句,代替陈述或总结中所使用的相关字句.用正面字句的陈述替代负面陈述,就是重新定义的一个例子
回应术模式的意图建立在NLP的基本前提假设上:所有行为都在某些层面(或在某些时候)有正面意图.从采取该行为的人的视角来看,在行为产生的当时那个情境中,它是适宜的举动.回应意图,比问题行为的表达更容易也更有建设性.
一字换框法练习
用一个表达某个特定的想法或概念,然后找出另一个词,可以表示同一想法或概念,但比原来的词更积极或更消极.
以“第二人称”的另一世界观看事情
采用第二人称意味着在特定情景或互动中,设身处地进入另一个人的视角或“感知位置”.它意味着改变观点,你从另外一个人的视角看待问题.第二人称是指你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去看,去听,去感觉,去品尝,去闻互动的过程,“设身处地”,“过过他/她的日子”“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等等
第三章 归类
归类的形式
向下分类:转向更精确更具体的信息水平,
向上归类:将一些体验重构或分解为更大或者较小的片段
横向归类(找出比喻):找出同等信息水平的例子
练习:找到相类
标记和重新标记
第四章
价值观与准则
意义的结构
NLP的基本原理之一:沟通的意义不在于沟通者的意图,而在于所引发的对方回应
意义是我们价值观和信念的产物.它与“为什么”这个问题有关.我们觉得最“有意义”的信息,事件和体验,是那些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安全,生存,成长等)联系最密切的.信念与因果相关,感知到的事件与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会觉得我们赋予事件的意义.改变信念与价值观,会立即改变我们的人生体验的意义.回应术模式通过更新和改变相关的价值观和信念,来转变事件与体验的意义.
价值观与动机
价值:本身有价值,令人渴求的原则,品质,实体.
“价值”这个词原指某些事物的价值,主要指经济意义上的交换价值.
准则和判断
准则是指我们用来做决定和判断的规则依据
界定,传授,争论或者谈论价值观和准则的挑战之一,是用来表达它们的语言通常过于概况并且“无关感受”
回应术的原理和模式,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可用来解决与价值观和准则相关的问题或议题:
1.
2.
3.
以重新定义来链接准则与价值观
链接准则是横向归类的一种形式,以便联合看似相反的价值观.表达价值观所用的语言可能带来潜在的限制或冲突,避免或解决这一点的另一种方式,是将价值观的陈述向下分类更明确的表达方式,或者说标准等同.
向下分类以界定“标准等同”
NLP中的标准等同一词是指一些明确,可见的依据,人们用它们来衡量某一特定的标准是否得以满足.“准则”与目标和价值观有关.“标准等同”则与经验和规则有关,人们用这些经验和规则来评估现实特定准则时所达到的成就水平.
现实检验策略
现实检验策略练习
探索现实检验策略作为回应术模式之一,在用于总结和信念时,可以帮助人们向下分类来发现用来建立特定信息或总结的(通常是无意识的)表象和假设.
向上归类以识别和应用价值观与准则层次
个体或团队的准则层次,本质上就是他们用来决定在特定情景中如何行动的优先次序.价值观与准则的层次,与人们赋予不同行动和体验的重要程度或意义有关.
澄清人们的价值观层次,对于成功的调解,谈判,沟通十分重要.价值观层次在说服他人和激励机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准则层次技术
“准则层次”中不同层级的准则,常常在“自我”和“他人”之间游移,并随着向深“层”体验的转换,逐渐接近核心价值观.
也就是说,行为层面的准则(例如:为他人做或完成某事),常会被与能力有关的准则所超越(例如:使自己学一些东西).信念与价值观层面的准则(例如:对他人负责)又会超越能力层面.然而,自我认同层面的准则(例如:做某种类型的人)又会超越信念和价值观层面.
第五章
信念和预期
信念和信念系统
除了价值观和准则之外,还有一种我们用来构架体验并赋予其意义的最基本的方式,那就是我们的信念.信念是我们所说的“深层结构”的另一重要成分.
本质上,信念是对我们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评估与判断.信念在不同于行为和感知的层面上运作,它通过联结我们的体验与价值观/准则,以此来影响对现实的体验和解释.
信念的力量
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最常见的三方面:
1.
2.
3.
限制性信念可通过以下方式更新和转换:
1.
2.
3.
4.
5.
预期
鼓舞性和限制性的信念,都与我们的预期有关.预期意味着“期待”某些事件或结果.预期指“就特定事物,行动,感觉做好准备,预料其发生的高度确定性”
预期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就是说,它会支持渴求的结果或对抗它.自相矛盾的预期会造成混乱或内心冲突.建立或改变预期的基本NLP方法包括:
a.
b.
预期与回应术模式之后果法
回应,经验或行为,如果独立于情境之外是没有意义的,这里的情境指引发它的情境或它所引发的后续情境.如何行为,经验或回应,都可以是资源或限制,这取决于它与系统的其他部分如何匹配.
描绘关键信念和预期
要管理变化和现实目标,需要将认知地图,参考经验,相关支持,所需工具,组建成堆特定目标,任务,情境来说,最适宜的假定和预期
评估改变的动机
能够评估和确认整个信念系统,以便帮助别人或者我们自己实现目标,这非常重要.
明确个人或团队动机水平的方式之一,是评估五种关键信念,我们发现这些与改变的历程有关:
1.
2.
3.
4.
5.
信念评估单
用“就像”框架强化信念和预期
“就像”框架是这样一个过程:个人或群体表现得“就像”所渴求的目标/结果已经实现,或者个人/群体假装自己就是其他人或其他实体.“就像”框架在帮助人们识别和丰富对世界和未来渴求状态的理解上,非常有力.它在帮组人们克服当前世界观的阻力和限制方面,也非常有用.
“就像”练习
第六章
信念的基本结构
信念的语言结构
信念和信念系统的主要目标,是连接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体验和世界地图的其他部门.
例子:信念陈述“成功需要努力工作”中,把“成功”这一价值,与特定活动“努力工作”连接在一起
复合等同:复合等同指谈论两种或两种以上体验时,如同它们是同样的或“相等的”一样
因果
因果的观点是我们世界观的基础.有效的分析,调研和各种模仿,都需要识别出可见现象背后的原因.原因是使得特定现象或情境产生和持续的潜在因素.
例子:如果你相信“过敏”是由外部的“过敏原”引发的,你就会试图避开过敏原.如果你相信过敏是由身体内的组胺引发的,你就会服用抗组胺药物.
原因的类型:
1.
2.
3.
4.
回应术与信念结构
信念的目标,是在我们不了解现实的地方给我们指引.这就是信念会对我们的认识和未来愿景有如此深刻影响的原因.要达到目标,实现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必须相信某些事情可能发生,虽然我们对此并不确定.
价值观审视是一种工具,运用语言连接,来界定和建立关系到确立与表明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信息.价值观“审视”过程用言语提示和关键词帮助你确定,你已经充分探索了将价值观付诸行动所需要的信念支持系统.
价值观审视工作表
信念审视
用反例重新评估限制性信念
反例是一个例子,一种经验或一些信息,它不符合对世界的某些总结.本质上,反例是不符合规则的例外.
找出反例,对评估和挑战潜在限制性信念来说,是简单而强有力的方式,它也会深化我们对其他信念的理解.
引起限制性信念陈述的言语框架
为了练习找出限制性信念的反例:你首选需要一些限制性信念的例子.我们可以用类似于价值观审视和信念审视中所用的连接词,来产生限制性信念陈述
产生反例
第七章
内在状态与自然发生的信念改变
信念改变的自然过程
信念改变循环
1.
2.
3.
4.
5.
6.
信念改变与内在状态
我们的内在状态是信念的容器:一个人如果处于极度乐观状态,就很难持有负面的限制性信念.另一方面,如果内在状态是挫败,失望,恐惧的,也很难积极的鼓舞信念保持一致
为了更好地识别和理解你自己的内在状态,以及发展你的“状态选择”和“状态管理”能力,有必要学会做身心过程的内在清单:
1.
2.
3.
练习:启动和锚定一个状态
指导和内在指导者
信念改变循坏的程序
前提假设与无意识信念或假设有关,这些信念或假设嵌入在说话方式,行动,其他信念的结构中,是它们产生意义所必需的.
例子:
政府阻止了示威者的游行,因为他们害怕暴力.政府阻止了示威者的游行,因为他们鼓吹暴力.除了“害怕”和“鼓吹”这两个词不同外,这两句话的结构几乎意义.根据用词的不同,我们从而假设“他们”指的是“政府”还是“示威者”
自我参考
让信念有可能成为思想病毒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它开始循环往复或自我参考.自我参考的过程是指回到自身,或基于自身而运作.自我参考或自我组织的社会和心理系统,用内在自生的原则和规则建构自己的真实.
逻辑类型理论
对信念或归纳总结反击其身
走到信念的超然位置有一种最直接方式,就是运用“超越框架”.使用超越框架是从现在的,个人化情境的框架之外,来评估信念——管理关于信念的信念.
逻辑层次
改变逻辑层次
最常用的有效的回应术技巧之一,是从一个逻辑层次到另一个逻辑层次,对特征或经验做重新分类(即,将一个人的自我认同与他的能力或行为分开).负面的自我认同判断,常常来自把某些行为或者无法产生某些行为,解释为自我认同陈述.将负面的自我认同陈述,改成对行为或能力的陈述,就会极大地减少它对人心理的情绪上的影响.
第九章
系统应用各种模式
回应术模式的定义和举例
回应术模式作为言语干预的一个系统
将回应术用做系统模式
回应术与必需的多样性法则
用回应术换框和“破框”思想病毒
练习回应术
第十章
结论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三.作者讲的有道理吗?还是部分有道理?
这本书的作者讲的很有道理.
四.这本书和我有关系吗?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可以使用这三种框架十四种模式,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幸福
2014.3.2 重读读书笔记,三种框架十四中模式,能让自己朝着正面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