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舞百戏图

(2012-01-29 14:57:29)
标签:

画像石

北寨

汉墓

沂南

乐舞

杂技

百戏

文化

文物

 http://s14/middle/5f998c3ehb7a555323b1d&690   此幅为中室东壁上的横额。石面纵50厘米,横236厘米,减地平面线刻。整幅刻乐舞百戏故事。从左至右分为四组。
    第一组刻玩杂技的三人。最左是个飞箭跳丸的人,赤上身,着短裤,头上似乎戴一有缨的平帽,仰首,长须飘拂向上,两手掷弄着四把短剑,两足跳跃,身后有五个镂孔的圆球。其上是一个跳舞的人,头戴高冠,身着过膝的衣,作正在起舞的样子,两袖内飘出长带,系帽子的两根缨也从颔下飘出来。其左腿近侧有一面瓜形小圆鼓,是舞人的踏鼓。舞人之后,有七个圆盘,分两排摆在地上,一排三个,一排四个,都覆放着,显出每盘上有http://s14/middle/5f998c3ehb7a55bdc810d&690两道弦纹夹一道圆点纹,这些盘也是和舞人有关系的。飞箭跳丸的人后面有一作戴竿之戏的人,赤裸着上身,着短裤,赤足,头上用缨扎着两个髽角,额上顶着一根长木竿,用左手扶着。竿的上部有一横竿,成十字形。在横竿的左头,有个小孩用双足钩住横竿,身子倒悬着,但头抬起来,两手张开如翼,两袖内还飘出长带。在横竿的右头,也有一个小孩,用右手抓住横竿,左手张开,头抬起,身躯弯曲向上,两足上举过竿。两个小孩头上都扎着双角,身上都穿着紧身的花衣。在直竿的顶上有个圆形平板,上面刻着车辐纹;有个小孩两手张开如翼,用腹部伏在圆板上旋转。   http://s2/small/5f998c3ehb7a55766d5c1&690                         http://s4/small/5f998c3ehb7a558df5803&690

    第二组刻乐队,又分上下两组。下组由三排乐人组成,乐人都坐在长席上。第一排是击鼓的女乐,计五人,头上都梳着髻鬟,并戴笄。她们的面前有四面瓜形小鼓。最右一人右手拿着短梃在指挥,左手正用手指敲着一面小鼓。其次一人右手略伸着,左手正用手指敲着另一面小鼓。中间一人右手伸着,似乎要敲其右一人的鼓,左手亦略伸。第四人右手伸着,用手指敲其前的一面小鼓,左手亦略伸。最左一人袖手端坐着,前面摆一面鼓。第二
排是吹排箫的男乐人,也是五人,头上都戴着前低后高的平顶帽子,嘴上有须。最右一人左手拿着锤子在敲一个有柄的、带花纹的饶,右手拿着排箫在吹。其次一人和中间一人都是右手拿着排箫在吹,左手微举。第四人双手捧着排箫在吹。最左一人双手捧着埙在吹。第三排是管弦乐,计男四人,头上都戴着高冠,嘴上有须。最右一人右手的衣袖高挽着,正用手弹一具大致是五弦的琴,左手扶着琴的一端。其次一人两手均放在口旁,似乎在吹什么,但看不见东西。第三人袖手端坐着。最左一人两手捧着笙在吹,笙的长管上还飘着两条缨带。在后两排乐人之间,有一三足圆盘名为旋的,其上置一圆器名为斛的,斛内还有一勺,旋及斛均有花纹。在第三排乐队之后,有个戴矮帽子的人,两手捧着一个小旋,里面盛着四个杯子,向乐队走来。这人似乎是怕这些奏乐的人口渴,特送茶水来的。

    上组的雅乐,由鼓、钟、磬三种乐器及乐人组成。最前是一面大的建鼓,树在架子上。鼓腹有卷云纹,鼓面有齿形组成的圆圈纹。架子下面四足,上面有两层圆幢,下层的较大,上层的较小,似用丝帛制成。架顶上立着一只长冠长尾的鸟。幢的两旁,披拂着两层带节系缨的长的东西,这是羽旄编成的葆。鼓的一旁,站着一个戴平顶帽子的人,两手各举一槌,正要打鼓。其次是一个大木架称为虡的,用环悬着两个大钟。虡的两柱带纹饰,下面各有两足,钟上有纹饰,纽作半环形。虡旁站着一个戴平顶帽子的人,用两手扶着一根从梁上用宽带垂系着的长梃在撞钟。最后是一架两柱及横木均带纹饰的虡,其上用带悬着四个刻有纹饰的磬。虡旁有一戴高冠的人坐在一块小方席上,右手执槌在敲他自己前面的那个磬。这人的身后还有一头上戴着圆顶小帽的人端坐着。
    在这乐队中,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除缺木外,余皆齐备。

    第三组是鱼龙曼衍之戏,由走绳、龙戏、鱼戏、豹戏、雀戏、奏乐六部分组成。上排左面是绳技,即走索,http://s2/bmiddle/5f998c3ehb7a57837fd11&690

亦称走钢丝。地上隔相当距离摆着两个三足架,将一根粗绳横系在架上,绳的两头自架顶斜下至地系于两架向外伸出的木桩上。走绳的三个小孩,都穿着下垂如燕尾一样的衣,戴着低的、小圆顶的帽子。一个小孩双手反向后,拿着一个短柄的幢,站在绳的左端,正举左足向前走。中间一个小孩,双手撑在绳上倒立着,头抬起。另一个小孩两手各持一短柄幢,站在绳的右端,举左足大步向前走。绳的下面,有两把短刀、两把短剑直立着,一刀一剑各成一组,显示出如走绳的不慎掉下来,便有为刀剑所伤的危险。绳技之下稍左是龙戏。龙双角,有翼,鳞身,长尾,作向前行走之状,背上驼着一个大圆口双耳瓶。看这龙的身材和姿势,大致是马装的,背上的瓶,大致和身上的装备是连着的。一个小孩扮着羽人,双足站在瓶口上,双手拿着一个带羽葆的长幢在玩弄。龙前一人,左手持一短梃,右手拿着一个两星的摇鼓(古称鼗鼓)向着龙在摇。龙后一人,左手持一带节的鞭,右手也举着一鼗鼓在摇。两人均戴着前低后高的帽子,穿着过膝的衣。龙戏之后是鱼戏。一条大的有鳞的鱼,大致是人工做的。在鱼的左面,一人跪一足,用右肩肩着鱼,左手微伸,右手举着一鼗鼓在鱼前摇(这人还另有一右手伸出在鱼腮上,可能是雕刻的错误)。鱼右有两人,都用右手举着鼗鼓在摇。三人的衣冠,和龙戏中摇鼗鼓的一样。鱼上稍右为豹戏。一人装成豹子,豹面大耳,身上有豹纹和毛,爪足,但头上还戴着人的高冠,冠缨下系到颈上,颔下还飘着长须。此人左手执着一根曲杖(《发掘报告》认为:“手中似握一带”),右手持着有花纹的
便面,曲身作跳跃的姿势。其前有一小孩子,似为裸身,身上全画着羽毛,头上戴一小圆顶帽,双手据地,头抬起,身朝上,两足向后弯,向着豹在做游戏。鱼戏的后面为雀戏。一人装成大雀,高冠如花枝状,展翅,长尾上翘又垂下,颔下系着两根长飘带,口中垂流苏,尾上系小铃铛,一双人足连衣襟露在外面。其前立着一人,头戴斑纹的尖帽,身穿花领衣服,从腰间束带垂下四根流苏,衣的下缘作花瓣状,左手扶住一株以长竹为干、上缚枝叶的树,面向大雀,右手略举起,向前指引着。其上为奏乐者,计三人,坐在一条长席上。右一人戴着双层尖角形的帽子,口吹长管。中间一人带着后有尖角形的帽子,右手上举,左手微伸。左一人戴着头巾,袖手端坐着。在端坐的人的上面,坐着一个小的、戴小圆顶双翅帽的人,大致是补白的。在龙与鱼之间的下面,有一条长席,鱼尾下有一提梁壶,大致为这些人在游戏告一段落的时候、坐下休息、饮茶水用的。

    第四组为戏车和马戏。中间为一架大戏车。车有方舆,舆的左 露于外,上有卷云纹。左轮亦露于外,轮有八辐,轴头露出,右轮亦微露着。车被三条马装成的龙拉着。龙皆双角、有翼、鳞身。其驾车的道具,如靷、韅、勒等,皆盖于龙车之下。每条龙有两条辔,计六辔。御者头戴巾,坐于式上,左手持六辔,右手扬鞭。车箱的中心树着一面大建鼓,建鼓的形制装饰与第二组的建鼓同,惟羽葆只有一层。两层幢的上面,还有一节竿子树着一块四周垂栏的方板,其前后栏下皆垂流苏。在方板上,有一个头上飘着双带、身上穿着燕尾服的小孩子,两手据板上,头抬起,身朝上,在翻腾着。在车的前部,立着一长竿,竿的上段下层有用带系着的长的流苏,上层有一小幢,幢上有块方板,比建鼓上那块方板还高些,按两者的距离,那个翻腾的小孩子可以飞跃到这块木板上来。车箱的后部,又立着一根较短的竿,竿上段下层有一幢,上层有披拂的羽葆。这竿的稍后的两旁,插着两根顶上有幢、其下有结带的长竿,斜出于车箱的后面。在树建鼓的竿上,鼓的下面,旁出一曲柄,其上安着一面小鼓。车箱内坐着四个高冠的人:前排两人在吹排箫;后排右一人手持着双槌,准备击那面小鼓;左一人在吹长管。车后三个高冠的人立着,皆右手伸向前,左手荷着长梃,足前各放一瓜形的小鼓,揣测这三人是在有节奏地踏鼓,并用长梃击它。在戏车之上,有两个玩马戏的小孩子。马都带着鞍辔,腹下系着缨,作相向奔跑之状。向右跑的马上站着一个小孩子,头上飘着双带,上身赤裸,下身系着垂流苏的短裙,左手持鞭,右手玩弄着长的曲    http://s12/small/5f998c3ehb7a57845c91b&690                           http://s11/small/5f998c3ehb7a5781cf07a&690

柄的幢。向左跑的马上有一个小孩子,头饰同前一样,身上穿着燕尾状的衣服,两手执戟据马背上,头抬起,身
腾空,两足向后翘起。最右一人,头饰同前,裸上身,下身着带流苏的短裙,两臂及腿上均画着长毛,赤足,两手向后,右手玩弄一短幢,作向前奔跑之状。此幅上边有一道齿形纹和一道垂幛纹,下边只一道齿形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