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页理论:合理的交互,恰当的视觉

(2011-09-16 17:22:51)
标签:

科技

交互设计

视觉设计

进行

手势

杂谈

分类: 技能

    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的重要性,业内已经达成了共识。
    最近看了iphone版海豚浏览器的设计方案,正好借机再陈述一下相关的设计原则。
    我想说的主要有三点:
    1.交互设计受限于硬交互(硬件本身的基础交互属性),设计要在硬交互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2.视觉设计最首要的任务是辅助交互设计,进行恰当并谨慎的视觉引导。
    3.视觉愉悦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视觉不能对交互体验产生阻碍(如不恰当的隐喻、错误的视觉引导等)。

    iphone版海豚浏览器在交互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平台和硬交互的特点,设计出了一套手势交互体系,使用者可以通过划简单的手势来控制页面访问。方案合理、体验到位,同时节约了屏幕空间。
    在视觉上,icon使用手绘风格,用户基本一眼就能够判断出这是用手在屏幕上绘制出来的线条,其视觉隐喻也很合理。

    当然,设计具体交互时还要考虑,如果用户操作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处理?
    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对触摸屏的输入事件进行监测,如果连续多次监测到无意义的手势,自动弹出操作提示,以告知用户哪些手势是被支持的。

    关于“交互设计受限于硬交互(硬件本身的基础交互属性),并在硬交互的基础上扩展”,我用一个例子来陈述。
    “下滑条”的三种模型:
    模型一是PC上标准的类型。
    模型二是触屏设备(触屏手机、平板电脑)的常见类型。
    模型三是电视平台上的展示类型。

    在pc上,下滑条的作用有两点:
    1.提示用户有隐藏的内容。
    2.支持用户进行托拽——这要求滑块不能太小,否则不利于用鼠标进行定位;其次下滑条不能太短,否则用户轻轻一拖就会翻动几屏,不利于操作,存在可用性问题。

    在触屏设备上,用户直接对屏幕内容进行操作,下滑条只是为了提示用户有隐藏内容,应该尽量设计的细小一些,最大限度的节省屏幕空间。

    在电视平台上,焦点和操作是高度统一的。所以滑块要做的清楚,以利于焦点间的切换。同时将下滑条做的细长一些,以节省屏幕空间。

    同样的组件,在不同平台上有所不同。这是平台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并不是随意的,更不能生搬硬套。

    前一段时间有人给我看了一个pc客户设计方案,就将下滑块设计成了“模型二”的样子。不可否认,视觉上确实很美观,但是却带来了很大的可用性问题,这就得不偿失了。

    一个好的产品,交互设计(易用性)要放到首位,视觉设计要恰当的支持交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