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2012-01-09 15:08:18)
标签:
宋体知识解决计算能力卷面从容应对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题,从题量和难易度对学生来说都比较容易做答,涉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题目所占的比例较大,有思维难度的题目安排适当,能将课本中所涉及的点点滴滴的知识点以不同的题型灵活地渗透于试题当中,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深度,有效地测查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是一份很切合新课标的试卷。
二.考试概况
从本次测评的情况来看,由于试卷的难易适中,学生在各类题目的解答中都能从容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综合应用能力较之前次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年级特困生的比例仍然令人担忧。年级测评概况如下:
项目 班级 |
实 考 人 数 |
总 得 点 数 |
总平 均得 点数 |
卷面平均点数 |
双基部分平均点数 |
综合应用平均点数 |
卷面率% |
优A率% |
达优率% |
达标率% |
最高得点数 |
最低 得 点 数 |
1 |
46 |
4095 |
89.02 |
1.24 |
61.61 |
26.17 |
62 |
65.2 |
89.1 |
97.7 |
100 |
15 |
2 |
43 |
3708 |
86.23 |
1.22 |
59.24 |
25.77 |
61 |
39.5 |
86 |
90.7 |
101 |
44 |
3 |
38 |
3199 |
84.18 |
1.63 |
55.87 |
26.68 |
81.6 |
52.6 |
76.3 |
94.7 |
101 |
12 |
4 |
36 |
2839 |
78.86 |
1.27 |
54.12 |
23.47 |
63.9 |
38.9 |
66.6 |
88.9 |
98 |
12 |
5 |
42 |
3522 |
83.86 |
1.28 |
57.1 |
25.48 |
64 |
64.3 |
80.9 |
89 |
101 |
15 |
6 |
39 |
3531 |
90.54 |
1.33 |
62.08 |
27.13 |
66.7 |
61.5 |
92.3 |
100 |
99 |
69 |
年级 |
244 |
20894 |
85.63 |
1.32 |
58.34 |
25.78 |
66.5 |
53.6 |
81.9 |
93.5 |
101 |
12 |
三.各班各大题得分率统计
班级 |
填空 |
选择 |
判断 |
计算 |
综合 |
||
1 |
90.5 |
86.9 |
92.9 |
85.9 |
91.6 |
||
2 |
87.9 |
85.6 |
90.3 |
86.6 |
85.9 |
||
3 |
82.6 |
81.9 |
91.2 |
85.3 |
81.8 |
||
4 |
80.6 |
81.4 |
89.5 |
80.2 |
80.8 |
||
5 |
89.6 |
80.6 |
91.6 |
85.6 |
86.3 |
||
6 |
90.3 |
86.5 |
92.5 |
89.6 |
92.6 |
||
年级 |
86.9 |
83.8 |
91.3 |
85.5 |
86.5 |
四.典型错例分析
1.填空题第7小题。
错例: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 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厘米。
错因:年级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做错此题的第二空,出错的学生主要是直接用所求出的三角形的面积除以底(10厘米)得到高。实际上如果只考查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来求高的话,出错的学生可以说寥寥无几,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综合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还有待于加强。
2.选择题第12小题。
错例:一组正方体组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从侧面看是(2个小正方形),这组正方体木块有( )个。
错因:正确的答案是“不确定”,但学生的答案以前三个“4个、5个、6个”的居多。确实像学生所想的那样,组合成的图形可以是4个,可以是5个,可以是6个,但有些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有些偏差,有的错误的认为是“最多几个”,有的则选了它们其中的一个答案,其实无论哪种错误都反应出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没有做到位,没有多想一步或者说太急于做题了。
3.综合应用(一)第26小题。
错例:画一个与右图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错因:这个题出错的占到了三分之一。在平时的训练中,学生对于面积相等时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底和高的关系是有所了解的,这样的填空题也练习过许多,很多学生能清楚地说出“面积相等时,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2厘米,三角形的高则为4厘米”,在出错的答案中可以看到有些学生确实有意识地将三角形的高画高了,但却没有画够2倍;有的则是高画够了2倍但没注意到底应该相同,这些学生都属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于解决问题之中。有的学生甚至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画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充分的说明他们在没有读完题的情况下就动手画图了,可见审题的意识太淡薄了。
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整份试卷,相对集中的错误较少,大多数的学生也保持了以往的优势,能较细致认真的做好每一道题,当然也避免不了偶然的犯错,说明试卷能紧扣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学生也在平时的学习中较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但年级中最大的问题是个别的学困生,他们连最起码的计算和应知应会都做的一塌糊涂,使得整个班级甚至是年级都受此影响。
六.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1.变换题型灵活运用。
对于数学知识来说,重复反复的练习是必要的,但也因此存在很多的弊端,有些学生一看“眼熟”就忙于下手做题,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如学生答题中的“(中位数)分能更好地代表王亮的一般水平”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题型的变换,如变说法,综合几个小题为一题,不仅达到对单一知识的深入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具有灵活多变的思维。
2.加强教学方式的转变。
对于一道题的理解,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勤于动手,例如对于平时很简单的一道填空题,教师可以将它变成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刻认识。
3.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尽力提升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随着知识学习难度的增加,学困生的转化越来越难了,教师在努力,学困生依然没有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与多数学生越差越远,因此,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