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数学期中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2011-11-23 21:14:28)
标签:

试卷分析

五年级数学

杂谈

分类: 教学反思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题,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命题,无论从难易知识点题量的安排,还是思维含量,都做到了细致入微,不放过每一个易混的知识点,不放过每一个认知的盲点,点滴中测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深度,细微中考查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真正体现了考试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试卷!

二.考试概况

从本次测评的情况来看,由于试卷的难易适中,教材前半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有限,学生在各类题目的解答中都能从容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综合应用能力较之以前有一定的提升,年级中学困生的比例仍然令人担忧。年级测评概况如下:

项目

班级

总平

均得

点数

卷面平均点数

双基部分平均点数

综合应用平均点数

卷面率%

A率%

达优率%

达标率%

最高得点数

最低

1

46

4018

88.31

1.35

59.99

26.97

67

60.9

84.8

95.6

101

22.5

2

43

3738

86.93

1.49

58.16

27.28

74

51

79

95

102

31.5

3

37

2832

80.91

1.41

56.76

22.74

70.3

45.7

74.3

91.4

98.5

13

4

36

2929

82.52

1.52

57.62

23.97

77.8

50

72.2

88.9

99.5

13

5

41

3350

81.7

1.29

56.25

24.16

64

58.5

80.5

87.8

101

11.5

6

39

3372.5

86.47

1.4

60

24.93

70

51.3

74.4

100

100.5

64

年级

244

20239.5

84.47

1.41

58.08

25

70.5

52.9

77.5

93.1

102

11.5

三.各班各大题得分率统计

 

班级

填空

选择

判断

计算

综合

1

89.6

85.2

92.8

90.4

92.03

2

86.8

83.6

91.9

86.6

85.9

3

77.8

80.2

90.5

79.8

81.8

4

78.2

79.8

91.8

80.8

82.8

5

78.6

79.3

91.7

80.4

82.7

6

85.7

83

92.5

85.7

86.3

年级

82.78

81.9

91.9

83.95

85.26

四.典型错例分析

1.选一选第10小题。

错例:“与3.27×2.05的积相等的式子是(  )”。

错因:在此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是符合要求的,是“32.7× 0.205”和“0.0327×205”。大多数学生只选择了前一个,而没有继续寻找适合的答案,可以看出:学生在平时习惯于做“单选”类的题目,考虑问题不全面、不细致,导致漏选。

2.判断题第1819小题。

错例:0.4时等于40分;3.7×0.8÷3.7×0.8=1

错因:两题的出错率不是很高的,因为它是平时做题当中经常练习到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很熟悉了,但仍有少数学生出错,可以看出: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一些知识在头脑中仍然是模糊的,虽多次强化但印象未必深刻,由此我想到了平时教学中的“第一印象”,它影响着学生的某些观念和意识,一定要抓教学中的“黄金时间”,提高教学技能,让学生在第一时间领悟知识,理解知识。

3.列竖式计算中“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错例:70.7÷33

错因:由于此类题要算到看出小数部分的循环节为止,计算量相对要大,因此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学生的错误往往出现在某一步,有时余数大于除数还没能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导致很辛苦算来的长长的竖式只能换来错号,由此看出学生在计算中“算一步查一步”的意识不够,甚至没有,即使是规定验算的题目也只是“走走形式”罢了,没有真正地变成自觉的行动。

4.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错例:“0.25×3.2×12.5”、“18.5+4.1×7.2-9.5

错因:在前一题的简算中错误主要表现为:一是“3.2”的拆分,有的同学拆成“4×8”等与原数不等的两数相乘;二是在符号上出现了加号。说明这些学生对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本质认识不清晰,或者可以说由于三个数拆分成了四个数,好像与分配律中三个数变成四个数有一些混淆,导致出错变成了“(0.25×0.4+8×12.5)”。在后一题中学生的错误则主要是运算顺序。

5.综合应用中第30小题。

错例:“如果改用边长0.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错因:在解答时学生的第一步基本是正确的,用“每块砖的面积×几块”得到房间的总面积,也知道将算得的平方米换算成为平方分米,跟接下来的计算统一单位,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学生较之以前是有所进步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三步,大多数出错的学生是用“总面积÷每块砖的边长”得到要求的几块,按常理来说,这只是第一步中思路的反向思考,但学生却没注意到题中所给的是“砖的边长”,而不是“砖的面积”,导致出错。

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整份试卷,相对集中的错误较少,大多数的学生也保持了以往的优势,能较细致认真的做好每一道题,当然也避免不了偶然的犯错。说明试卷能紧扣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学生也在平时的学习中较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但年级中最大的问题是个别的学困生,他们的知识储备让人担忧,连最起码的计算和应知应会都做的一塌糊涂,使得整个班级甚至是年级都受此影响。

六.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1.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尽力提升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随着知识学习难度的增加,学困生的转化越来越难了,教师在努力,学困生依然没有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与多数学生越差越远,因此,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的习惯和竞争的意识。五年级学生无论无智力上还是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得从心理上与他们多沟通,让他们有竞争的意识,能在课堂上虚心的倾听别人的见解,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想法,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一定能做好,自己是最棒的!

3.在教学中力求,抓要点,从本质上突破;抓方法,从源头上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变成有思想的人,有方法的人,有智慧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