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2016-08-30 10:23:19)
标签:
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 |
本案例为一九岁儿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指导案例,该儿童从小学入学开始就对学习有抗拒感,学习不良,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至三年级已经出现严重的学习焦虑。母亲在教育孩子中情绪出现崩溃,打孩子又打自己。在班主任老师的建议下,母亲也强烈地意识到需要学习家庭教育。母亲在我的要求下撰写儿童成长报告,但却是浮躁的,依然是情绪性的表达,而不是沉淀到孩子成长历程的回顾之中。在我强烈的要求下,母亲终于稍微沉淀下来,写了比较具体的成长历程,让老师能够客观、综合性地了解到孩子成长的挫折与问题的症结。这个案例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家长对教育的严重忽视,还有心灵的浮躁,这些都是儿童学习问题、成长问题的症结所在。大量的补习、兴趣班并不代表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他们是在从众心理下的盲目而已。
以下为该案例详细发展测评、分析与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指导
之
儿童发展情况分析及培养建议
儿童姓名:小宁(化名)
出生日期:2007年7月4日
评估日期:2016年8月12日
委托评估人:儿童父母、学校班主任
父亲姓名:
评估参考素材:
1、
2、
3、
4、
|
言语测验 |
粗分 |
量表分 |
百分位 |
操作测验 |
粗分 |
量表分 |
百分位 |
|
知识 |
10 |
7 |
|
填图 |
16 |
10 |
|
|
分类 |
6 |
7 |
|
图片排列 |
14 |
6 |
|
|
算术 |
10 |
4 |
|
木块图案 |
23 |
9 |
|
|
词汇 |
40 |
12 |
|
图形拼凑 |
13 |
10 |
|
|
领悟 |
14 |
8 |
|
编码 |
32 |
8 |
|
|
数字广度 |
19(顺背14,倒背5) |
11 |
|
|
|
|
|
言语量表总分:38
操作量表总分:43
全量表总分:
第一部分:儿童发展情况分析
一、老师对孩子在暑期学习中的观察:
虽然在自我控制上,心理素质上不太理想,但孩子的童心、创造力、想象力,这些核心的内在人格与能力仍然是存在的。在暑期教学系列一中,孩子的心理与精神状态很好,很活跃,总是情不自控地希望发言,脸上洋溢着童真与智慧。但同时也观察到孩子小时候可能有不算太严重的多动症。虽然不至于要吃药治疗,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还是会在后续发展中出现自控力差等各种发展问题。
在暑期教学系列二中,观察到了孩子在鼓励下会有出色的表现,能力符合他的年龄发展。但在团体合作性学习中,心理与情绪起伏很大,自控能力不好,在大课堂的教学中老师难以了解到具体原因。
二、老师在测评过程中对孩子的观察:
老师到孩子家中进行测评,这次了解到的孩子和暑期观察到的孩子差距甚大,基本可以说另外一个人了。非常懒惰,毫无精神的状态接近一个病人,测评的两个小时里不停打哈欠。老师问是不是昨晚太晚睡了,孩子无法说清自己具体的睡眠时间,感到他思维混乱、生活混乱。测评过程中孩子的身体像没有骨头一样,不停靠着桌子,要不就躺下。遇到一丁点不会的,就像两三岁的幼儿一样发出类似撒娇,但又任性的对抗(虽然老师已经在测评开始预告这些测评不是考试,是让爸妈和老师帮助他的依据),老师基本是边做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边完成两小时的测评,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了孩子很多鼓励,而孩子还是非常接受的。测评过后老师问他的感受,他回应获得了自信。所以虽然孩子的心理状态非常不理想,身体发育是9岁儿童的身高体重,但实际身心能力是幼儿状态,甚至已经出现心理问题,抗挫折能力很差、自我认同感也很差。但只要孩子还愿意接受心理上的引导和鼓励,正确的教育对于他还是有效的。所以在此先提醒家长和老师好好重视孩子还在给教育的机会,好好重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
孩子的生活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已经给家长建议了,这里就不再提了。
★言语智商情况分析★
儿童言语智商为85,总体发展很大程度落后于同龄人的平均发展水平,除词汇一项略微超出平均水平之外,其它各项指标均低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尤其算术一项更为严重。以下是各小项发展在心理意义上的分析:
优势智能项目(相对于自身来说):
1、
的能力略高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表明儿童的语感较
好,对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
2、
由于儿童的瞬时听觉记忆很好,与短时听觉记忆差距很大,所以儿童有可能对前期语言信息或指令能够立即执行,但又难以理解、消化较长的语言信息的情况。从行为上会表现为自控力不足,对复杂问题、情景不能理解的状况。
弱势智能项目:
1、常识:儿童在常识项目的发展低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显示儿童在兴趣的广泛程度、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存在不足。
2、类同: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低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
3、领悟:儿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环境变化的顺应能力、伦理道德的判断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远低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
1、算术:儿童对数的概念、心算能力、注意力远远低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这与儿童的数字敏感度低、、心算能力不强、短时听觉记忆能力不好,等各种综合因素有关。所以在数学学习上,家长和老师可以多宽容、多耐心。家长平常可和孩子多进行数字游戏,增强数字敏感度。另外孩子在算术测评过程中不断数手指帮助自己的记忆,这显示孩子的心理发育不理想,处于幼儿运算阶段。
★操作智商情况分析★
儿童操作智商为90,落后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以下是操作智商在各项指标中的发展情况:
正常发展智能部分:
1、填图:
儿童对事物细节的观察能力、辨认能力强,长时视觉记忆能力,视觉理解和专注力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一致。
2、图形拼凑
儿童平面视觉分析能力、学习与工作的组织和计划能力(直觉性),和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一致。
3、
儿童空间思维能力、辨认空间关系的能力、手眼动作的协调能力略低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但仍属正常发展。
1、
儿童精细动作能力、视觉---运动协调能力、操作速度略低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
2、图片排列
儿童的思维严谨性、逻辑性,基于逻辑的计划和组织能力,远低于同龄人平均发展水平。
第二部分
一、
孩子在儿童心理学的课堂很阳光、很积极,具有饱满的童心,当班主任老师和我谈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向我反应妈妈看到孩子在我的课堂她是那样喜悦时,我还没有强烈地意识到什么。因为孩子很自然,我所看见的是生命自然的状态,虽然也能看孩子存在一些发展的问题,但还没有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危机。
进入暑期系列二,在这个既结合心灵成长又结合团体合作、能力培养的课堂,孩子的发展问题开始比较严重地出现。在心灵成长部分,孩子依旧呈现出他具有童心、创造力的人格;但在实践中心理素质严重不足、自控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呈现,孩子的情绪起伏太大,甚至难以理解,也不符合年龄的发展。
至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老师在学生家庭所感受到的、了解到的他更加糟糕,甚至达到了心理疾病的诊断。
如此强烈的心理、人格反差,需要引起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高度重视!以学生目前的学习心理状态、生活状态,再延续两年时间,基本就无法治疗。孩子的心理状态发展得这么差,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在孩子的成长中有可能保护过多、鼓励太少,以致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很差,能力发展也因此严重受到了阻碍。在接下来的家庭教育中,心理教育、心理鼓励是最重要的,要摆在首位,建议如下:
1、
2、
A、
父母不要再和孩子一起睡,注意不要用婴儿的方式去拥抱孩子,进入高年级发展的孩子,特别建议母亲不要和孩子过于亲昵,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姐姐过分亲昵也不合适。要引导他自我意识的成长,告诉他很快就升上小学高年级,迈向青春期发展,要学习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男子汉了。孩子是一个很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学习与自我成长,家长正确的言行与指引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B、家庭任务成长表格,能力的培养:
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到家庭生活里,除了能力、自信的培养,也是责任意识的培养。可以制作成成长表格,每天为家里服务、劳动的内容有哪些、时间多长等。刚开始时家长可以协助孩子每天对自己的监督,是否完成了任务,如果完成任务,要给予孩子能力上的肯定。由于孩子的社会情景理解力、逻辑思维不好,家长要对每项任务的具体执行情况细致地向孩子反馈,鼓励他完成得好的原因有哪些,完成得不好的原因又有哪些。刚开始制定家庭任务时,项目在三个以内即可,任务难度可以简单些,最重要的是指引孩子如何在任务里成长和获得信心与能力。可以每个月制定一次新的任务方案,和孩子一起协议。孩子目前很需要的是心理性辅导与心理性教育,所以家长要注意在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心理鼓励。孩子还是很愿意接受的,当他受到鼓励,他就有了动力,这些动力需要慢慢地帮助他积累。
二、增加游戏和户外活动
1、以孩子目前的身心状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微量元素检查;
2、户外活动对于他的调整、康复是非常有益的。家长多带孩子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和游戏,比如登山、游泳、打球等等,在活动中鼓励孩子,重新点燃他对事物、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和对自己的信心。
三、爸爸要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之中,父性教育将会重建孩子的信心与力量,请家长慎之、重之!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关注、陪伴与鼓励,尤其是男孩子。如果在男孩的成长中长期缺失了父亲的鼓励,心灵力量是非常单薄的,是没有自信的。尤其当孩子进入9岁后,到18岁整个漫长的青春期,男孩的教育更加在父亲的身上。纵观孩子过去的成长历程,父性教育是缺失的,这是他心理素质很差的重要原因。建议孩子爸爸能够多学习教育、多和老师沟通,多关注和鼓励孩子,这是他非常需要的精神力量。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的女性能量对于孩子是不足够的,当妈妈在教育孩子中过于疲惫与无力,会自然产生不良情绪形成更多恶性循环,最终对家庭每个人都无益。
四、学习建议
1、
从母亲写来的和口述的成长历程,孩子从小就对学习没
有兴趣,这可能与先天素质有一定关系,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教育不当。由于教育不当,孩子的学习理解和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帮助,所以长期的累积,孩子已经对学习产生了对抗,以及严重的焦虑(孩子在暑期学习中说到只要一听到上课铃声就恐惧,满分如果是10分,他已经达到了21分)。这是需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高度重视的,这种心理状态发展下去不但无法完成学业,甚至会出现精神疾病。建议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在学业上尽可能耐心辅导,降低要求,以鼓励为主。尤其他的逻辑思维和数字敏感度很差,在数学上更加不要勉强。关于数学游戏活动,上面已提及。如果有非成绩性的团体数学游戏活动,比如购物等社会性游戏可以鼓励参加。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经济开支里,比如设立一个适合他和姐姐共同参与的家庭经济开支本,增强他对数的理解与运用。直观性的学习不但对于孩子的学习有利,也增强他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开展模拟性的数学游戏,比如模拟买卖或旅游等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数的运用。
2、
从母亲后来补充的成长报告中,孩子从婴儿到幼儿期的
转折没有完成好 ,从外婆的过分关爱,缺乏父母的陪伴,没有培养到孩子三岁前应有的自我意识。到了幼儿园,孩子既离开了外婆,又离开了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心理成长难免遇到了各方面的挫折,这是造成他后来心理素质与能力发展受挫的心理根源。父母没有及时调整,而是听之任之,错过了6岁入学时非常重要的调整期。如果再错过9岁的调整期,基本很难再有调整的空间和机会了。(由于这是母亲在我的强烈要求下补充的成长资料,才让我找到发展症结之所在,所以心理根源在此处做出了补充。)
由于是幼儿期心理与智能发展受到的挫折,所以孩子的身心状态也停留在了幼儿期,建议在学习上不要给压力,而是尽可能让孩子多参与各种游戏,通过游戏去成长、去获得动力与鼓励,弥补幼儿期造成的心理缺失与障碍。
3、
孩子们不断在长大,他们在父母身边成长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但父母的陪伴与鼓励却又是他们走向未来的重要力量,请家长珍惜!
小结:鉴于孩子幼儿期的成长缺失,以及即将到来的全新发展任务,目前对孩子的教育建议是两个方面的补偿:
第一、男子汉独立意识与自信心的鼓励,更多是在家庭责任与任务中去实现;
第二、游戏与快乐,补偿孩子幼儿期的成长缺失与心理、情感缺陷。
这两方面虽然具有矛盾性,但这是因为孩子在成长历程的缺失,而面对新的发展又必须提出的新要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考验着父母、老师的智慧、耐心和用心。
另除了增强父性教育、关注和鼓励之外,陈老师在和母亲的沟通、互动中也感到母亲需要情绪疏导和自我成长,建议母亲以后参加陈老师开展的成人工作坊。
红色部分是家长先草拟表格,面谈时给陈老师修改。
给学校老师的建议:
以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态、学习能力,是很难跟上中高年级的学习的。学习上的挫折感会加剧他心理问题的恶性发展,建议降低对该学生学习的要求,以鼓励为主,循循善诱。对学校、对老师的信心和信任,不但有助于他心理问题的改善,也是他长远的社会性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测评备注:以上分析与建议是基于儿童目前的发展状况而提出的,环境与学习的改变会不断改变人、塑造人,评估分析只属于现阶段的情况,作为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的参考依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