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

(2016-01-08 16:35:45)
分类: 幼教资料

大班“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

             实验幼儿园教师个人学年研究课题计划  胡晶晶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在不少成人的头脑中,认为幼儿上小学主要靠学业知识取胜,从而错误地定位了幼儿园大班的主要任务,片面地理解了入学准备。导致“幼小衔接”一直存在好多的问题和纠结。新的《指南》中又提出了这一严峻的问题所在,我国幼小衔接的有关研究结果也表明,影响幼儿入学适应的最重要因素是儿童的学习态度、情感、与他人的交往能力、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状况等社会性因素;与儿童在小学的语文、算术成绩相关最高的因素也不是他们在幼儿园时学了多少学业知识,而是他们在主动性方面的发展水平。那些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的儿童,学习能力更强,取得的学习成绩更好。在入学不适应的儿童中,很多都是由于幼儿期不当的教育造成的。他们被挫伤了学习热情,养成了不良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薄弱,生活能力低下,游戏经验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差,等等。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的学业知识学习不宜成为主要任务,入学准备必须是幼儿身体的、社会性与情感的、知识与能力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全方位准备,其中幼儿园教育中深入地开展“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是具有重大意义。学习品质培养是以跨学科为特征,以教学与各科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内容的一门教育科学。具体地说,就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习惯意识,在正确地理解习惯与学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道德观、规范科学化学习行为,培养持久恒定的学习情趣。另外,从习惯培养的一致性、相承性、连接性以及渗透性的这些方向去考虑。幼小学习习惯的衔接它需要幼儿园、小学、家庭三者共同配合协作完成,而且也只有家、园、校达成共识,步调一致,在发展方向上同步,在发展目标上同步,在教育原则上同步,在不同的场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共同承担起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任务,才能很好地做到幼儿园到小学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目标是探索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策略,以使幼儿能具备适应小学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我们主要研究的具体内容有:

1、使幼儿具备幼小衔接的学习品质的意义与价值。

2、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

3、培养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品质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课题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实验幼儿园大三班学生。

四、课题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我们将通过查找、分析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行动研究法:我们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儿童各方面的观察、测试,建立档案等,不断修改完善培养措施,开展幼小衔接教育中的学习品种培养的研究。

个案研究法:对于进入到小学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把握学生的即时信息。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

1、 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加强研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2、学习理论文献,寻找理论依据,明确实验目标分析,提炼先进理论经验,提出研究假设,完善实验方案设计。

(二)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6月)

1、研究全面启动,并完成实验前对研究对象的检测与评估。

2、实施课题方案,积极进行反思与调整,不断总结经验,注重及时评价,突出日常性、过程性的评价。

3、阶段性推测: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总结等。

4、家园配合,及时交流,家园一致。

(三)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1月——2015年9月)

1、分析各种数据。

    2、汇集各种研究材料。

    3、撰写研究报告。

六、本课题的主要观点

幼小学习发展的衔接,它触及到幼儿园、家庭、小学这三方面,从全局去考虑,我们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去展开工作:

(一)遵循儿童发展的特点,明确衔接任务。

(二)依据衔接工作的规律,突出衔接原则1、双向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渐进性原则。

(三)从实际出发,找准学习习惯的衔接点。

(四)考虑外界因素对衔接的影响,重视家长工作。

(五)幼儿园教育是关键因素,将学习品质的培养细化、具体化。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它不但作用于课堂学习活动,还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而且在实践中表明,幼儿学习品质形成发展的过程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相互统一发展的过程。其培养应从知、情、意、行这四个方面着手:1、注重学习品质的认识与感受2、强化幼儿学习品质达成的目标意识,激发习惯养成的情感。3、习惯意志的磨炼,让幼儿学会自制和坚持。4、加强对幼儿品质行为的锻炼和强化,提高幼儿听说、看、写、做、想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帼眉,《学前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克劳幕娅(美),《美国人的家庭教育》,1998年版。

4、卢乐珍,《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6、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b7

 

7、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8月。

8、孙云晓《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理论专著),北京出版社,  2006.5           

9、孙宏艳,《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北京出版社 ,   2006.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