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进行数学手工制作
(2011-06-29 07:36:46)
标签:
张呈峰杂谈 |
让孩子进行数学手工制作
新课程强调:学习数学最终在于运用数学,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问题,运用数学的知识创造性的地解决问题,这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素养的要求。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数学又是一门集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学科,数学学习如果仅停留于书本或课堂,那一定是枯燥无味的,但如果将它付诸于生活实践,就尤如给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变得鲜活而妙趣横生。因此,要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我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手工制作,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巩固拓展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1、新年的贺卡
五年级上学期学完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正值快要过元旦了,我就让学生做一张平行四边形的新年贺卡,送给老师,面积数是老师的年龄数47,单位是平方厘米。由于没有规定底和高的长度,只要做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47平方厘米就符合要求了,答案是开放性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6×8-1=47,5×9+2=47,10×5-3=47等。实践证明,这样的实践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数学的现实存在与应用价值,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去研究身边事物,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此项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拓展了知识,还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如韩辰皓同学在贺词中写道:“祝张老师新年快乐,永远年轻!”张新宇同学写到:“祝老师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您腰好、腿好、精神好,越活越年轻!”谭浩宇同学还在贺卡上沾上一枚幸运币和一颗幸运星,希望老师永远幸福快乐。
2、父亲节的礼物
五年级下学期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正值父亲节也快要来临了,我对学生说:你的爸妈给予了你生命,又辛辛苦苦抚养你长大,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家里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亲节”和“母亲节”来临之际,送上你的祝福,表达你的爱意。我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与父亲年龄有关的漂亮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写上贺词,作为父亲节的礼物送给自己的父亲。要求:长+宽+高=父亲年龄数(单位:厘米),并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其中一个面上写出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过程。
通过此活动,既复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又使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还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
部分孩子在送给爸爸的礼物上的贺词:
张滋予同学:“爸爸,您为我花去了许多精力、汗水和心血”,她感受到了爸爸为她付出的辛劳。
王鹏宇同学:“父爱是多么的伟大!”他体会到了爸爸对他的深深的爱。
郑晓雪同学:“爸爸,父亲节到了,您还在忙碌地工作,自己的节日扔在了脑后。您和妈妈从早到晚不停地工作,却不知道自己该停下、该信息了。”她感受到了爸妈对待工作的态度,这对她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过动手制作,在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制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让学生动手制作,可以说是对数形结合重要思想的拓展和深化,或者说是更高层次上的数形结合,因而其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