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因素缓解加息预期
澳大利亚中央银行近日宣布,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5%不变,这是澳央行连续两个月将利率保持在这一水平。由此可以看到,唯一一个明显复苏的西方发达国家也被迫减缓了采取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步伐,连续6次加息,基准利率从3%升至4.5%水平,依然不能让美联储、日本央行、欧洲央行这三大最重要央行跟随,足以透露主流力量对经济走强的隐忧。而我国加息也必然看上述三大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态度,美联储刚刚指出未来几个月都将维持原有超低利率,因为失业率、房屋销售等经济数据不佳。
其二,从近期公布的各宏观经济先行指标来看,2季度GDP将环比下滑至10.5%以下水平,而3季度有可能滑至8.5%一带,经济平稳下滑也迫使央行不能在现阶段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加息。加息将直接加重工业企业的信贷成本和生产成本,在这些传统型企业去库存过程中,此举造成的打击将非常明显。
另外,据权威人士透露,6月份我国新增信贷量为5600亿,这比4月、5月的7740亿、6394亿相比,下滑幅度明显。而从近期央行采取的公开市场业务来看,市场上的流通资金稍微偏紧。如加息,必然快速紧缩流动性,这对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都恐造成硬伤。
图1:新增信贷量图:

最后,目前国内的通胀水平还不会立即大幅上行。近期食品类各品种价格涨跌不一,但总体上被发改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同时,随着购进价格指数的大幅回落,进口原材料也将下跌,PPI的短期高点即将来临,它的回落将直接促使CPI高位回落,而这个时间点将很可能在4季度初。通胀率控制在3.5%左右水平还是能被各方所容忍,这也将间接缓和短期加息的预期。
图二:物价走势图:

加息这一利空短期不至,这意味着暂时难以打压大盘。从盘面上看,A股虽反弹,但总体还是弱势,因为技术底和政策底都未真正到来。而2475点会是一个短期最强压力位。
温馨提示:文章涉及到的宏观、行业、证券市场各品种行情等数据,皆来自于官方或权威机构。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投资建议,都属个人观点,力求客观公正及具有一定前瞻性。并且不涉及任何机构、个人的利益往来。我将严格遵守证券分析师的独立性原则。文章所写,全为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盘口时评尽在华讯财经【名家看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