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紧缩财政却不能紧民生

(2010-06-24 16:58:46)
标签:

经济

出口退税率

税号

取消出口退税

俄罗斯

股票

 

紧缩财政却不能紧民生

前言:

    一场大洪水已经检验了广州等大城市基础建设基本不合格,已经检验了各地的基础水利设施建设早已破旧不堪,并且完全跟不上科技的进步。这和赣州市千年之前北宋时期修建的古老城市排涝设施——福寿沟(本次特大暴雨,该地未出现内涝)相比,实在让现代人汗颜。

 

    我国财政体系自有顽疾非常明显:在财政分配上,省级、地方财政收入占小头,却要支付过多的公共财政支出,比如教育、医疗。这在一定程度加重了地方政府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保证增收。土地财政可以说是无奈之举。而08年的4万亿计划,让各地地方融资平台兴起,由于大都有省级政府做信用担保,他们能获得众多的银行信贷。这些钱去哪了?大都进去了基础投资领域,但成效怎样?很明显,这么多钱进入了不该进入的领域,比如形象工程,比如集体上马国家政策扶持的新兴项目。除了这些重复、无用的基础建设,房地产也是祸害之一,但由于民愤极大,充当了替死鬼。不过银行坏账压力通过再融资之后,倒不会有想象中的那么悲观。这里就不展开叙述。

 

本次出口退税政策简析:

 

    财政部近日发布通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医药、化工产品、有色金属加工材等商品的出口退税,总数达406种。这也是自2007年我国提高出口退税之后,首次改变方向。2007年7月1日,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2008年8月1日,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2008年11月1日,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2009年2月1日,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此次调整涉及3325个税号;2009年4月1日,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此次调整共涉及3802个税号;2009年6月1日,提高部分机电和钢铁制品,以及玉米淀粉和酒精的出口退税率。

 

    5月市场就有传言钢铁等产品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将逐步取消,中钢协等机构也一致认为在行业处于最大困境之下,此举不合时宜也不大可能推出,但事实证明这也只是幻想。由于笔墨,这里暂且不提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相关行业的目前和未来基本面发展情况。多谈谈政策韵味何在!虽然税号数量仅仅400个,和之前的3000多种占比较小,但这却向市场表明了一个信号:在出口有所恢复性增长的大背景下,迫于调经济结构的压力,出口型行业将面临又一大生死抉择。钢铁等这些强周期性行业在地产调控压力下,下半年还要熬过一段苦日子。国外需求也将受到明显遏制。首先,上周末启动的人民币汇改,基本宣布了人民币将进入下一个升值通道,这除了对航空、造纸、资产性行业形成一定利好之外,对其他劳动密集型行业形成明显利空。

 

    另外,地方保护主义不见有丝毫减缓迹象,比如,俄罗斯决定将对来自中国含镍不锈钢板征收反倾销税(税率29.9%),反倾销关税建议征收期5年。当然,站在客观角度来看,俄罗斯作为钢铁生产大国,目前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去年该国进口的不锈钢中,我国占据4成以上,此举可以说是自救行为。其他各国为保自身经济复苏,贸易壁垒还将设置的更为苛刻。最后,取消出口退税,意味着企业要支付更多的税收成本,直接吞噬企业利润。但站在一个宏观角度来看,本来07年以来政策上就有调整“两高一资”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但无奈全球经济危机打乱了这一步伐,如今再次欲加速完成结构型转变,其力度和成效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公共财政区分对待:

 

    在国内财政赤字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取消出口退税是必然之举,但这是否意味着紧缩的财政政策已经暗暗实施?还需要观察。紧缩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节省开始和加大税收。就后者而言,取消部分行业的出口退税已经有所反映,但这对处于经济平稳下滑时期的国内经济环境而言,也不至于断然下重手。反而,节省开支最为关键。

 

    站在民生角度来看,在节省公共财政开支方面,也应该区别对待,就基础建设领域而言,住宅区、别墅、高级公寓、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豪华办公楼等建筑项目该大力制止,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项目该适当控制,高速铁路、公路、航空、港口等交通运输项目应该慎之又慎,而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空气环保等有关于千秋大业的工程应大力兴办,并决不能和经济效益挂钩。而至于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加大支出比例也是必然。

 

 

温馨提示:文章涉及到的宏观、行业、证券市场各品种行情等数据,皆来自于官方或权威机构。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投资建议,都属个人观点,力求客观公正及具有一定前瞻性。并且不涉及任何机构、个人的利益往来。我将严格遵守证券分析师的独立性原则。文章所写,全为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盘口时评尽在华讯财经名家看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