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必读消息点评

(2010-03-07 15:17:48)
标签:

华讯财经

陈晓慧

每日一股

丰田

加息

股票

周末必读消息点评

 

A: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仍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同时也要高度关注通货膨胀和其他方面经济指标的变化,要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预期,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同时又要防止通货膨胀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点评:周小川的讲话也再次明确了今年的货币政策。不论是之前的政治局会议,还是几日前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最新行业的表态,都给市场传递一个信号:对通胀的担忧不会轻易放松,货币政策的取向或者调整会是灵活多变的。至于加息与否,将会视具体经济情况而定。

 

B: 下周则有10只新股申购,共发行股份2.39亿股,拟融资额为37亿元。其中,周一中小板3只新股丽鹏股份、联信永益、伟星新材申购。周二有4只创业板集中申购,包括东方财富、苏州恒久、康耐特和中能电气。周五有3只中小板新股亚厦股份、新北洋和国创高新。

 

点评:按照上周6周新股发行和6只新股挂牌来看,目前新股IPO的速度还较为温和,但不见有减缓迹象,这也是目前管理层吸收过剩流动性的方式之一。近期新股表现也较为平稳,没有出现破发现象,上市首日有近50%的涨幅,这也是目前大盘走势稍微平稳所致,至于创业板,预计后期表现还将温和,但按照两会期间的提议“创业板将杜绝借壳”来看,其中蕴藏的风险也还不容忽视。

 

C: 新日本制铁公司和JFE钢铁公司等日本钢铁厂商和英澳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日前就4~6月每吨煤炭价格提高200美元达成了协议。煤炭涨价是由于中国钢铁消费扩大导致原料需求增加,上述价格比2009年度的每吨129美元大幅上涨了55%。

 

点评:55%的涨价在市场预期之中,就在这个谈判成功的协议价格之前,市场甚至传出70%的涨价都不过分的言论。国内厂商意见出现明显分歧,宝钢指出50%涨价可以接受,武钢却指出国内钢企不会接受涨价50%。按照目前日本钢企和必和必拓的谈判结果来看,我国钢企最终被迫接受50%以上的涨幅是非常有可能的,中下游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为巨大。

 

D: 欧盟初审法院近日驳回5家中国制鞋企业联合提出的诉讼请求,支持欧盟委员会继续对来自中国和越南的鞋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点评:跟随美国,欧盟也继续加大了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按照目前态势,即使我国已经了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但结局难言乐观。

 

E: 数据显示,美国2月份非农就业人口减少3.6万,失业率持平于9.7%,市场预期为非农就业人口减少5万,失业率9.8%。美国白宫表示,2月份非农就业人口减少3.6万人,主要在于当月发生的暴风雪,并称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企稳和逐步复苏的状态,但前路不会一帆风顺。

 

点评:良好的就业数据大大化解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期的担忧。按照白宫的说法,如果不是持续的暴风雪,或许就业人口还将更多一些。深层次分析,目前美国对我国、日本等出口性大国的各种打压(如双反调查,丰田召回门),都直接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进一步恢复。

 

F: 外围市场,美股上周五大幅上扬。其中,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收于10566.20点,涨122.06点,涨幅为1.1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2326.35点,涨34.04点,涨幅为1.48%,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收于1138.69点,涨15.72点,涨幅为1.40%。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扬,并牢牢站稳在80之上,美原油连期货价涨1.05%,收于81.50美元,伦敦各色品种期货价格上涨,国际黄金期货价格跟随上扬,涨幅0.19%,收于1135.2美元。

 

点评:良好的就业数据促使美股和原油价格上扬。这是对经济复苏前景充满信心的表现。也将传导至A股市场。大盘上周五的缩量微涨,是下跌中继还是企稳回升信号,当然也受到外围市场影响,即使要继续回调,时间也会推迟,投资者首先关注3000点心理关口的支撑力度,谨慎应对为上策。

 

 

温馨提示:文章涉及到的宏观、行业、证券市场各品种行情等数据,皆来自于官方或权威机构。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投资建议,都属个人观点,力求客观公正及具有一定前瞻性。并且不涉及任何机构、个人的利益往来。我将严格遵守证券分析师的独立性原则。文章所写,全为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盘口时评尽在华讯财经第一现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