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必读消息点评

(2009-12-13 14:27:16)
标签:

证券

财经

美股

a股

原油

中国

股票

周末必读消息点评

 

A: 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将于 12月16日审核中国一重和章源钨业首发申请。兴业证券上报的首发材料已于本月初再次上报。计划公开发行2.63亿股,融资规模约60亿元。下周共有10只新股发行,其中下周三发行8只创业板股票,下周五发行2只中小板股票,下下周一中国北车申购。市场预计下周新股申购的冻结资金可能达到9000亿元。

 

点评:新股 IPO将是大盘12月难以上涨的最根本因素。如果成交量继续萎缩,盘整过后向下暴跌的可能性大增。投资者必须谨慎。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一重和中国建筑、中国中冶一样,也是一个被“特赦”上市的国企,上市条件之一“成立3年以上”再次被忽略。而就募集资金而言,上百亿的规模是在所难免,在市场都担心资金压力之下,管理层用它们来调控市场,是否就是让大盘向下呢?但股市不是房市,目前谈泡沫过早。

 

B: 11月全国财政收入5029.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236.9亿元,同比增长32.6%。全国1~11月累计则已经完成财政收入6339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24.89亿元,增长9.2%,完成预算的95.7%。往年出现的财政支出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形今年将再次出现,根据全年财政预算,全国财政部门将在12月完成突击花掉2万亿元财政资金的任务。

 

点评:财政增收幅度远大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纯收入。作为纳税人,我们受益实在太少,或许年底突击花掉2亿,能真正用在实处。同各国相比,我们的财政赤字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赤字与GDP占比应在3%以下,而此时的美国是13%的水平。美国都不担心国家主权被下调,我们的积极财政政策完全有进一步放开的必要,当然,钱要用在改善民生之用,而不是建政府、部门办公大楼。

 

C:发改委:稳妥推进化肥、电力、成品油、水、通信等价格改革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逐步理顺价格关系,促进资源节约、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点评:发改委目前应该较为头疼,面临越来越明显的通胀预期,似乎显得手足无措。他们对粮油涨价的解释很是苍白,如能运用铁腕,严控被爆炒的某些商品价格(典型:房子和大蒜),不给投机客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倒能获得我们赞赏。而水电气等民生商品,更多的就是公共福利,而不是利用所谓的生产成本提高等借口而转嫁到百姓手中。

 

D: 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发布公告称,从明日起,国家铁路货物统一运价平均每吨公里由现行的9.61分提高至10.31分。其中,运营价格由平均每吨公里6.31分钱提高到7.01分钱,铁路建设基金维持现行每吨公里3.3分钱的标准不变。

 

点评:又是涨价!此次提价,对相关工业企业比如煤企是一个利空,因为加大了他们运输成本,但这些企业可以通过涨价把压力化解,比如煤炭价格上涨,催生电力、化工、钢铁等中游企业产品价格上扬,而他们跟随提价,家成本转移给下游企业。而对于大铁路板块而言,运输类公司如大秦铁路、广深铁路将实实在在地受益。另外,此举或许能分流部分运力给公路、港口运输,相关个股也会有所刺激走强。

 

E: 加拿大、新西兰和巴西、瑞士以及英国分别在8至10日三天先后召开议息会议,并且全部在意料之中地维持利率不变。各大央行在利率声明中体现了一点共识:经济正在复苏,但现在退出时机还未到。

 

点评:不仅如此,丹麦还宣布下调利率。可见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各国主流。目前全球各国经济复苏情况不一,预期强一些的加息周期将快一些来临。但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央行、日本央行以及我国人民银行这几个最重要的中央银行,真正加息时间最快也可能在明年第二季度来临。

 

F: 外围市场:美股继续反弹。其中,道琼斯指数收在10471.5点,涨65.67点,涨幅为0.63%,纳斯纳克指数收在2190.31点,微涨0.55点,跌幅为0.03%,标普500指数收在1106.41点,涨4.07点,涨幅为0.37%,原油期货价格来连续第8个交易日下挫,美原油连(CONC)品种收盘收在69.56美元,下跌1.39%,有色金属各品种期货价格普遍上扬,黄金期货价格小幅反弹后再度下跌,美黄金连(GLNC)跌1.39%,收在1115.6美元。

 

点评:美元指数继续反弹,这使得前期大幅上涨的黄金和原油继续下跌,而原油已经跌了8个交易日,并跌破70美元大关,黄金反弹无力后也继续回落。此波美元反弹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力度不小,这也使得近期资金流回美国,并在一方面促使美股连续反弹。就对A股影响而言,资源类板块还将受到一定抑制,但有色品种(黄金除外)此时走势和原油出现背离,尽管有补涨要求,但更多的是由于下游需求逐步改善,加上受益通胀,因此,它们的中期投资机会还在。美股的持续走强或许能给A股带来一丝动力,这主要要关注成交量情况和能否有强势板块的崛起。

 

 

温馨提示:笔者所写文章,其中涉及到的宏观、行业、证券市场各品种行情等数据,皆来自于官方或权威机构。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投资建议,都属个人观点。 

 

更多精彩文章尽在华讯财经第一现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