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何大幅减持美国债
前言: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为7764亿美元,单月减持251亿美元(在5月底时,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额曾达到创纪录的8015亿美元),创2000年以来单月减持美国国债最高纪录,但仍居各国之首。同时,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日本,在6月份大幅增持346亿美元至7118亿美元,与我国持有量进一步缩小。英国还为第三大持有国,从5月的1638亿美元增持至6月末的2140亿美元,增加502亿美元,
同样是面对美国,日本为何大幅增持,而我国却减持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对美通胀的担忧。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预算赤字到达空前水平,但从目前来看,美国经济的复苏情况好于预期,货币政策取得不错成效。美元的强势地位还无法取代,在低利率的大环境下,国债的吸引力不减,后期进入加息周期时,它们的收益率将更加可观。因此,美后期的恶性通货膨胀或许不会出现,全球的担忧或许多余。
其二,我国的投资多元化战略。我国真正需要的不仅是资源、技术,还有丰富的金融产品,就对美国而言,日前,中投计划近期通过参与美国财政部旗下的公私合作投资计划,投资总值最多至20亿美元的美国住房按揭证券。另外,我国目前直接买卖美国股票的方向也非常明确,因此,就对美国的投资而言,不仅是债券,(衍生品)证券品种的投资力度也会逐步加大,如能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收益,必然能加大投资多元化,也有利分散风险。
其三,收益率水平暂减。包括中国、日本等外国投资者尽管持有了近1半的美国国债,但在结构上,出现一定变化,那就是普遍降低中长期美国国债持有量,而增持短期国债。2季度,美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5%,其持续性值得怀疑,因此,减持或结构性调整显得非常迅速。暂时的收益率收窄是我们减持的原因之一。
其四,外贸环境原因。数据显示,6月我国贸易顺差为82.5亿美元,而4、5月该数据都在130亿美元以上,顺差收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美国债的增持,7月数据为106.3亿美元,相信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在增持。
这样的减持是暂时性的,不会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依旧是美国的最大债主国地位。我国目前持有大量的美国债,暂时还安全,但在美元有主动性贬值的倾向背景下,安全性已经有所降低。另外,也不是长久之计。
我国要想成为超一流的经济发国家,未来之路将不能受美元的牵绊,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不能仅有美元资产。前文也提到,资源和技术是强国之本,从目前的状况,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他们居然能想尽各种办法投资海外的矿厂(比如直接或间接参股世界3大铁矿石巨头)、原油、稀有金属(比如大量买入我国的稀有金属)、甚至是土地,而这些,也是我国所需要的,不论是采取股权投资,还是其他方式。
温馨提示:笔者所写文章,其中涉及到的宏观、行业、证券市场各品种行情等数据,皆来自于官方或权威机构。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投资建议,都属个人观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