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化肥子行业的投资机会
前言:
我国化肥使用品种主要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三种,其中氮、磷资源丰富,国家能够通过出口限制和价格限制来改变国内供需状况,但是钾肥资源情况有点不一样。而就其目前化肥子行业而言,品种不一样,面临的情况也不大一样。农药产品较之其他化工产品而言,下游需求刚性,受到的冲击明显要小得多。同时农药行业作为重要的支农产业之一,受到我国政策的支持明显。国内农药正处于从高毒农药和有机磷农药向第三代农药转变的过渡时期,以菊酯类为代表的第三代农药需求增长迅速。
7月初化肥出口政策的调整是近期农药化肥板块强势的原因之一(另一个主要是板块补涨),但是否对国内相关企业业绩有实质提升呢?
磷肥:
目前,国内磷肥价格整体稳定,总体需求变化不大,磷矿石市场延续之前的平稳态势,预计后期随着秋耕储肥,磷矿石的需求可能改善,国内磷矿石市场将有望逐步转暖。对于7月1日起部分产品出口关税调整,这一政策主要作用是给企业增强信心,但在当前化肥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作出税收的适当调整也是为了改善出口环境,不过国外的情况比国内的更糟,预计产生效果需要一段时间,另外,国内玉米种植结束后,磷肥市场基本没有更多的需求,企业库存有高企的趋势。
提一下黄磷,最近,欧盟指责中国针对黄磷的出口限制措施,包括提高关税、出口配额等让欧美的下游产业蒙受损失。我个人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必讲满嘴的仁义道德,就是应该限制,何况取消黄磷的特别出口关税,出口关税从70%下调至20%,这到底对谁有利?我们没有石油、铁矿石等基础能源/材料,而拥有的一些稀有矿产资源在国人短视的情况下泛滥开采,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高耗能,而且低价卖给国外,让人家收储不说,还反过来高价卖给我们。我们就该有强势的声音,我国黄磷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在精细磷化工领域却落后发达国家几十年。我们是否该深思一下,为什么其他国家考虑利弊之后,放弃最低端的开采,而努力发展高科技。
氮肥:
目前,国内氮肥价格继续是下滑趋势,除了局部地区小幅上扬之外。出口方面,大多数厂家都表示在国内还有需求的情况下,不愿意以低价出口,山东、江苏部分厂家有一些出口订单,国内氮肥市场明显供大于求,市场现货太多,整体行情仍难乐观。即使7月份尿素出口也将按淡季征收出口关税。关税大幅降低对于扩大化肥出口不会有太积极的影响,并且很难拉动国内化肥市场需求,甚至一些传统进口国家和地区趁机压低价格,我国企业获利惨淡,即使部分氮肥企业在酝酿建立出口联合组织,提高氮肥出口的控制能力,但可操作性并不强。
钾肥:
钾肥,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我国国内产量仅能满足30%的需求。由于资源紧缺,定价权由国外垄断企业所掌握,所以国内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从明年钾肥谈判情况看,外方始终坚持提高钾肥进口价格,近期国际钾肥价格有所上涨,这使得相关公司有涨价的预期,相关个股也跟随上涨,但持续性还有待观察。下游复合肥厂生产情况很糟糕,农民农用方面也尽量避开高价钾肥的使用,导致国内钾肥销售继续低密。总之,在销售不畅、库存压力、进口钾肥价格上涨格局还没有形成的多重影响下,国内氯化钾、硫酸钾的情况还难有明显改善。
投资策略:
国内、国际化肥市场同样低迷,需求减少导致化肥品种的价格持续下跌。即使执行淡季税率,化肥企业也不应过分乐观。化肥行业,和诸如有色开采、钢铁、煤炭等行业一样,最终需要迅速改变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等来改变困局,就A股而言,各相关上市公司还没有明显的投资价值,短期涨幅也不小,尽量不要追高,但可以把握一些基本面还良好的个股波段机会,比如华鲁恒升、泸天化、柳化股份、湖北宜化、云天化、兴发集团、六国化工、盐湖钾肥、冠农股份、新安股份、江山股份、诺普信、扬农化工等。
备注:
化工产品最新出口调整政策:取消黄磷、磷矿石、合成氨、磷酸、氯化铵、重过磷酸钙、二元复合肥等产品的特别出口关税,对黄磷继续征收20%的出口关税,对其他磷、磷矿石继续征收10%~35%的出口暂定关税,对合成氨、磷酸、氯化铵、重过磷酸钙、二元复合肥等化肥产品(包括工业用化肥)统一征收10%的出口暂定关税。延长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征收出口关税的淡季时段,将尿素的淡季出口税率适用时间延长1个月,磷酸一铵、二铵的淡季出口税率适用时间延长1个半月。
温馨提示:笔者所写文章,其中涉及到的宏观、行业、证券市场各品种行情等数据,皆来自于官方或权威机构。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投资建议,都属个人观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