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小组建设之我见

(2013-12-25 10:21:27)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小组建设之我见

    通过学习,实践,我对打造高效课堂也有一点自己的认识,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课堂,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体现。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人人参与独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使其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小组,高效的学习小组是学生展开竞争和合作的主阵地。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已经从理念逐步走向行动,从尝试模仿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似到讲求实效,一路走来,我认为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加强高效学习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基石,必须不断强化、坚持抓好。

    一、构建高效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科学合理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也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一步。学习小组的组建并非简单的把几名学生课桌放在一块,而是需要班主任、同科任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合理分组。

    1、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主要依据学生学习成绩,依据学生各学科总成绩进行分组,每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B层和C层。

每组人数以6人为宜,一般为AA-BB-CC。根据每个班级人数的多少,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有学科组(副)长、记录员等,小组组员的角色应随时间、考试成绩进行互相转换,做到能上能下。

    2、注意学生的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学科优势的合理搭配。组内男女生比例要适当。因为女生书写较认真,步骤规范,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时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小组长的推选与培训

    1.选好小组长

首先,考虑其组织和协调能力、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要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次,考虑学习成绩,成绩在小组内要处于中上等,但并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一般可由A或B层次的学生担任。

    2.明确小组长的作用。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于担当起学习小组的领袖角色;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AB、AC、BC层次间的研究-质疑-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预习,完成训练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小组长要负责与组员及时进行思想沟通,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检查成长日记、建立学习档案等。

    3.培训小组长

    小组长培训至关重要。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熟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给小组长加餐使小组长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及时肯定小组长的作用,及时表扬和激励小组长,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贯穿学习、生活及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包括课堂表现、班级卫生、纪律、学习成绩等等。要让学生明白,组荣我荣,组强我强,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要坚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层次学习理念,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文化的建设正如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一样,能够起到凝聚、团结小组的作用。要求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共同磋商、集思广益,创新性地为小组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组长组织设计具有创意、富有含义的组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长组织编号,分好小组后,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为全班每个学生编一个代码,例如,小组成员按成绩划分为AA、 BB、 CC三个层次,每个小组学生的代码便是A1、 A2、 B1、 B2 、C1、C2。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又便于教师抽查。制定小组宣言以及个人、班级奋斗目标。这样可以使得每个小组更有凝聚力,树立信心,培养奋发自强意志。

    总之,高效课堂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搞好小组建设,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高效的基础上,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