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胃癌高发的幕后真相,大米饭替谁背了黑锅?——doldentate1

标签:
胃癌高发东亚国家基因缺陷白米饭饮酒 |
分类: 医学科普健康养生 |
中国是一个胃癌大国,最近几年胃癌发病率和死亡人数都急剧攀升,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那么中国胃癌高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大米饭引起的?大米饭是中国的主食之一,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但是最近有关大米饭的争论很多,例如,大米饭没有营养,大米饭事垃圾食品,大米饭导致胃癌等。最近,MD
Anderson 一项关于肺癌与饮食关系的研究,又一次引发了关于大米饭致癌的争论。
其实,关于大米饭致癌的理论最初来源于日本,因为日本某系额地区胃癌发病率很高,而这些地区又是主要产米区,推测二者有一定的关联。不过,研究人员对大米饭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并没有发现其中有致癌的成分。
整体来说,中国不是一个癌症高发国家,中国癌症总发病率在是万分之173.97,大约只有世界排名第一的丹麦的一半。但是就胃癌来说,中国的发病率在2012年排名世界第五,最近几年还在上升。而且,不仅是中国,东亚国家日本,韩国,蒙古都位列癌症发病率排行榜前茅。中国,日本,韩国,都是习惯以大米饭为主食,难道大米饭真的导致胃癌?
不过,如果把上述数据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东亚国家胃癌发病率的性别差异。图表中,排名第四的瓜地马拉,男女胃癌发病率基本平衡,但是东亚国家,包括中日韩,男性胃癌发病率几乎是女性的三倍。这个现象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东亚胃癌高发,这个致癌因素跟性别鱼贯,存在男女差异。如果大米饭导致了胃癌,就意味着东亚国家,出于歧视,只允许男人吃大米。这显然不是事实。
东亚,包括中国,如果胃癌高发跟大米饭无关,那么引起胃癌高发的原因是什么?是饮酒。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喝酒得胃癌,外国人就没有问题?这是犹豫亚裔特有的基因型决定的。由于基因突变,东亚各国人群,包括中国,酒精代谢出现障碍,喝酒会导致胃癌。
究竟在人体的代谢是分两步完成的。酒精,也就是乙醇,首先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成乙醛,然后再乙醛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酸。也就是说,酒精代谢需要两个关键的酶的参与。酶是一种生物大分子,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分子。酶的作用是催化加速人体生物化学反应。如果没有酶的催化,人体的化学反应,包括酒精代谢,速度慢到可以忽略不计。酶是一种蛋白,是由人体染色体基因编码合成的。
东亚人群酒精代谢缺陷,首先来自乙醛脱氢酶ALDH2
缺失。正常人群有两个乙醛脱氢酶,位于细胞质的ALDH1,和位于线粒体的ALDH2. 东亚人群中,有百分之40%的人没有ALDH2.
由于乙醛脱氢酶催化从乙醛到乙酸的反应,乙醛脱氢酶减少,从乙醛到乙酸的反应就会变慢。乙醛本来只是一个中间代谢产物,现在乙醛脱氢酶少了,乙醛无法及时清除,就会在人体积累。乙醛是剧毒化学物质,也是强致癌剂。
东亚人群的第一个基因变异,发生于乙醇脱氢酶基因。在东亚人群特有的基因亚型ADH1C,导致了乙醇脱氢酶活性增加,从乙醇转化为乙醛的速度加快。
这两个变异的结果,造成东亚人群中酒精代谢障碍,喝酒以后代谢产生的乙醛无法及时排除。而乙醛会造成中毒,长期如此也会引起胃病和胃癌。
那么,喝酒以后乙醛为什么引起胃癌?因为唾液中存在乙醇脱氢酶,酒精的代谢是喝酒以后从口腔和消化道就开始的。如果乙醛不能及时被清除,口腔消化道产生的乙醛回水喝下去的酒水一起进入胃。长期这样,乙醛就可能导致胃癌。
可以说,基因变异是引起胃癌的内因,喝酒是外因,而乙醛是导致胃癌的直接杀手。
我们刚才提到,东亚,包括中国,胃癌发病率呈现显著性别差异,男性远远高于女性。这是因为,虽然基因变异不分男女,乙醛对男性和女性都有毒,但是,中国,以及韩国日本东亚国家,男性饮酒的频率,程度都远远高于女性。所以,男性喝酒造成乙醛致癌的机会就远远高于女性。这是东亚胃癌高发,而且男性远高于女性的原因。
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出国改变了居住地,改变了身份,但是酒精代谢的基因缺陷并没有改变。如何防止和减少胃癌呢?你无法改变你的基因型,但是你可以选择不喝酒,不喝酒就不会产生乙醛。这,就是基因决定命运。中国酒场文化哟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就是劝酒。劝酒不喝被认为是不礼貌,不给面子。其实,有的人是真不能喝酒。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勉强喝酒,也不要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