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藐:药白吃了还会致命,都是因为不了解这个问题

(2017-12-14 18:32:13)
标签:

口服液

片剂

泡腾片

咀嚼片

胶囊

分类: 医学科普健康养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某个一岁半的小男孩,直接吞了一片泡腾片,结果口腔和气道中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最终窒息死亡。是的,吃药方式不对,就算药没问题,人也会出问题。那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吃药方式?这就告诉你。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Pvr3FasqXd4MCfrQ8cHOoOEiaZFgmIv8qxQn57wlBVDAUjwrSIUD7YmrrXrLbuehaGANvr8DVBFsVyr63C3qJL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正确的服药方式要看药物剂型,常见的剂型有口服液、片剂、胶囊等。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吃的药是哪种剂型,可以看看外包装和外观,读一下说明,或者问问医生。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Pvr3FasqXd4MCfrQ8cHOoOEiaZFgmIv8q7pqiaBn6Pk93vRANsnMYmA770vemsLgcA1FibZqfAeVdJgHBnO5diagD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片剂,就着水直接吞?


正确方法:要看片剂类型,普通片剂可以,其他片剂不一定。


片剂是最常见的药物剂型,但片剂也很分多种,不是所有的药片都能直接丢进嘴里吞下去,比如泡腾片这样吃就有窒息危险。


普通片剂可以直接吞服,其他常见片剂吃法不同:


  • 泡腾片:需要放入温水中溶解,水温不能太高,否则可能会使药物失效。关于泡腾片的正确吃法,大人们可能都不陌生,但一定要及时告诉自己的孩子。家里如果有 3 岁以下的幼儿,更要注意,避免悲剧。

  • 含服片:需要含着吃,含在嘴里什么位置要看情况,不同含服片的吃法不一样,下文会细说。

  • 咀嚼片:先好好嚼一嚼再吞下,为什么要这样?下文也会细说。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Pvr3FasqXd4MCfrQ8cHOoOEiaZFgmIv8qZHiaoiaNuS2v6B6djgxWKYSlc4XaIOzXST352kAHn3rQwKuy6bxpCy3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含服片,到底含在哪?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Pvr3FasqXd4MCfrQ8cHOoOEiaZFgmIv8q58hKppjicJnS3BepMRY2UZNhT6wwiaXbmicbpmjcVKIQgofCg4Q8iafBt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正确方法:含服片含在什么位置,要根据情况紧急程度、对药效快慢的需求来决定。


1. 位置随意:非急救情况,或要求药效慢慢发挥。


普通含服药片,就是为了「慢」。


比如甲硝唑含片 ,主要是为了缓解咽部的不舒服。含服可以让药更久地呆在嘴里,唾液融化药片后,就会一点一点舒缓咽部。


2. 含在舌下:急救情况,或要求药片尽快生效。


用来救治的药片,舌下含服可以更快发挥药效,最经典的舌下含片就是用来救治心绞痛的硝酸甘油。


舌头下有丰富的血管,药片放在舌下,可以让药物更快通过血管壁,被迅速吸收,也不会因为肝脏代谢而损耗。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Pvr3FasqXd4MCfrQ8cHOoOEiaZFgmIv8qsMGpKAWGC4a7b6kBa7W2cZ2YalTjibdlFzsuFXS2xk1Ez7g7ibEVkfH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咀嚼片,怎么「咀嚼」?


正确方法:一定要嚼碎,因为需要通过嚼碎促进吸收。


服用咀嚼片的正确「姿势」是:先嚼五分钟,将药片嚼碎后再咽下。


把咀嚼片嚼碎吃有两个好处,一是把药物「磨碎」,促进药物吸收;二是让吃药的人更开心,吃药更顺利。


大多数咀嚼片里添加了「矫味剂」,嚼起来可能会有橙子味、苹果味等味道,尝起来还不错,适合不爱吃药的小朋友和任性的老人家。


服用咀嚼片还有两点温馨提示:


1. 可以先磨碎再吃


对于没牙的老人或者小朋友,可以先把咀嚼片磨碎了再喂给他们,效果一样。


2. 嚼碎吞下后,不用给自己灌水


咀嚼片是没有水也能吃的药,如果实在感觉「噎得慌」,可以用少量温开水帮助自己吞咽。


但是,如果喝太多水,可能会冲掉药泥刚刚形成的保护膜,特别是「硫糖铝咀嚼片」这类胃黏膜保护药。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Pvr3FasqXd4MCfrQ8cHOoOEiaZFgmIv8qTpBt0Wibic3fRicdibu6jickib5j00UnWcmzDn8dELBKKfpUnYGiavlaib0dz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胶囊,能不能去壳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Pvr3FasqXd4MCfrQ8cHOoOEiaZFgmIv8qVvDCYmY6nAMVxqibXqSvSCXAfedaVicfnGDj21eBXic8Iz7LyyKqMroib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正确方法:根据胶囊种类决定。


网上曾经流传过「馒头包胶囊」的吃法,教大家拆开胶囊壳,把胶囊里面的药放进馒头里一起吃。


能不能这么做要看情况,胶囊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普通胶囊、肠溶胶囊、缓控释胶囊。


1. 普通胶囊:可以把胶囊壳去掉


对普通胶囊来说,胶囊壳是包裹药物的容器。


能不能用馒头包着里面的药吃,要看胶囊药对胃的刺激性大不大。


对胃刺激性不大的药,如果真的想把药倒出来,包进馒头里做「药夹馍」吃,也不是不可以。


2. 肠溶胶囊:不可以拆开吃


肠溶胶囊绝对不可以拆开吃,也不要用馒头替代胶囊壳。


肠溶胶囊壳经过特殊设计,在胃内不会融化,会一直保护着药物进入肠道,拆开后就没有这个作用了。


馒头是普通食物,用馒头或其它包裹方式代替胶囊壳,都不能达到原先的效果。


3. 缓控释胶囊:拆开吃可能会「失控」,别冒险


理论上,缓控释胶囊的长期释放效果,不是单由胶囊壳决定的。


但如果失去胶囊壳的保护,里面的药物在嘴里或胃中提前释放,谁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事?


还是不要冒险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Pvr3FasqXd4MCfrQ8cHOoOEiaZFgmIv8q7pqiaBn6Pk93vRANsnMYmA770vemsLgcA1FibZqfAeVdJgHBnO5diagD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口服液,要注意什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Pvr3FasqXd4MCfrQ8cHOoOEiaZFgmIv8qFMiaXglP8lRJeh89VbO4GKYgicMSFepIafsjIw7CRx8wuOSgWgwmohib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正确方法:一般直接喝就好,留意保质日期。


还有一些小的注意事项:


1. 当心呛着


用人类正常饮水姿势喝,小朋友不爱喝也别捏着人家鼻子灌,容易呛到。


2. 部分口服液,不能就着水喝


有些止咳化痰、治咽痛的口服液,就算味道再难闻,口感再差,感觉很「齁」,也别用水稀释,喝完后也不能喝太多水。


因为兑水喝一方面会让药物浓度降低,影响吸收,另一方面是无法在炎症处形成保护膜,无法阻隔刺激、缓解咳嗽。


正确的服用姿势是:慢慢咽下,五分钟内别喝水。


3. 糖浆,喝完后用清水漱口


服用糖浆之后,应该用少量清水漱漱口,免得糖附着在牙齿上引发龋齿。


4. 注意保质期


相对于片剂,溶液剂比较容易变质,因此口服液要特别注意保质期。


一定要注意口服液存放环境,按说明书做,要求避光就避光,要求冷藏就冷藏。


如果没按要求存放,口服液可能在保质期内就已经变质了。



说了这么多「不可以」,真的都是为大家着想。


吃药方式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招搞定,小的疏忽也许会导致大问题。


总之,吃药前一定要分清剂型,仔细阅读服用说明书。


当然,如果有选择的话,希望你健健康康,不用吃药。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Kg80PQLnseztQnfyLZrmew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