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抑  郁  症——支正平教授

(2015-11-19 09:12:59)
标签:

抑郁症

澳洲医学中心

支正平教授

讲座

联络信息

分类: 澳洲医学保健中心

前言

12015324日德航班机在法国南部坠毁,机上150余人全部遇难。系副驾驶员鲁比兹蓄意自杀所致。此人有抑郁性精神障碍。

2、台湾前总统陈水扁在狱中因为重度抑郁三次轻生被交保出监。

3、香港歌星张国荣因抑郁坠楼死亡。

4、中国富士康公司职工因长期在流水线做紧张而单调的工作,造成心理失衡,已造成多人坠楼死亡。

抑郁症是一种持久的心理障碍造成压抑的心境,情绪低落和人格行为异常,伴有躯体不适,睡眠障碍。


一、发病率:

本症十分常见,WHO统计:全球有3-4亿患者,占总人口3-4%。澳洲每年有100万人患病。美国每年约1000万人参加抑郁症治疗课程,不包括药费,耗资8亿元/年。女性多于男性。中老年患者为主,近年来低龄患者发病增多,常见学龄期儿童。有慢性夹杂症者,32%有厌世绝望的情绪。


二、病因:

很复杂,常为体质内外多重因素作用致病。

1、遗传:有家族史者发病高1.5-3倍,父母双方都有病者 ,有50-80%的可能性患病。

2、心理脆弱,多思,完美主义者,自尊心过强,自卑者。

3、个人健康:慢性病患者,肿瘤,外伤,手术,体质变化,月经,妊娠,更年期,衰老等。药物,酒精,毒品等。

4、生活学习昼夜颠倒等。

5、职业环境:压抑,单调,紧张,动荡,昼夜颠倒等。


三、发病机理:

 

病态的思维可以影响大脑的代谢和功能。神经传递介质-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活性减弱,造成神经传导受抑导致受抑的情绪。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影响神经介质的活性。

 

1、任意推断:缺乏逻辑思维,对事物随意推断。

2、选择关注:只关注复杂事物某个方面,忽略其他相关方面。

3、瞎猜心思:随意负面猜测别人的想法和反应。

4、固执己见:拒绝任何可以驳斥的负面想法的证据理由,自以为是。

5、非此即彼:一种极端的思维,没有中间状态。

6、错怪自我:一切归咎自己倒霉命苦。

7、情绪推理:不顾客观现实,感情用事。

8、理所当然: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别人。

9、随意比较:用不切实际的标准对事物随意比较。

10、     胡乱指责:责怪别人把自己情绪搞得一团糟,拒绝找自己的原因,不想改变自己。


四、症状:

1、情绪低落,表情淡漠,忧伤,一脸苦相。对生活和环境漠不关心,办事拖拉,健忘,自悲,失望,退缩。虽能接受别人帮助,但不能主动与人交往,顾虑重重。经常有想死的念头。长久压抑后,可能走向另一极端,易激怒,狂躁。

2、睡眠障碍:可见于90%以上患者,突出表现为早醒,在凌晨2-3点钟醒来后,无法继续睡眠。精神恍惚,整个上午昏昏沉沉。午后稍好,到下午4-5点钟精神最佳。睡前因为担心失眠,再次郁闷。

3、脏器功能障碍:厌食、呕逆,口臭,有异味,咽部梗阻感,便秘,五更泻,心悸,胸痛,慢性疼痛(无固定部位)因长期营养不良而有消瘦,全身衰竭。

4、行为异常:退缩,自闭,易激怒或狂躁。有怪异行为:暴食,购物狂,自残,伺机自杀。

5、有精神症状者可有幻觉。


五、诊断:

首先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使病人放松,取得合作和信任,才能在交谈中了解病人的想法。由于本症可以呈间歇性发作,常需要一段时间观察,多次交流后作出判断。根据不同的对象,通过各种问卷进行评估,问卷内容包括个人经验,社会适应能力和医学标准。

 

老年抑郁量表(GDS

选择最切合你最近一周来的感受的答案

1、 你对生活基本上满意吗?(否)

2、 你是否已放弃许多活动与兴趣?(是)

3、 你是否觉得生活空虚?(是)

4、 你是否感到厌倦?(是)

5、 你觉得未来有希望吗?(否)

6、 你是否脑子里有一些想法摆脱不掉而烦恼?(是)

7、 你是否大部分时间精力充沛?(否)

8、 你是否害怕有不幸的事落到你头上?(是)

9、 你是否感到幸福?(否)

10、      你是否感到孤立无援?(是)

11、      你是否经常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是)

12、      你是否希望呆在家里,不愿去做些新鲜事?(是)

13、      你是否常担心将来?(是)

14、      你是否觉得记忆力比以前差?(是)

15、      你是否觉得活得很舒畅?(否)

16、      你是否感到心情沉重?(是)

17、      你是否觉得像现在这样活着毫无意义?(是)

18、      你是否经常为过去的事担忧?(是)

19、      你觉得生活很令人兴奋吗?(否)

20、      你开始做一件新工作很困难吗?(是)

21、      你觉得生活充满活力吗?(否)

22、      你觉得生活处境已毫无希望?(是)

23、      你是否觉得大多数人比你强得多?(是)

24、      你是否经常为小事伤心?(是)

25、      你是否常觉得想哭?(是)

26、      你集中精力有困难吗?(是)

27、      你早晨起来快活吗?(否)

28、      你希望避开聚会吗?(是)

29、      你作决定容易吗?(否)

30、      你的头脑像往常一样清晰吗(否)

评分:每条目的答案表示有抑郁,与其一致得一分。1-10为正常,11-20为轻度抑郁,21-30为中重度抑郁。

诊断标准:有上述抑郁症状与想法2年以上,如有正常间歇期,每次不超过2个月者。


六、分类:

轻度抑郁:症状较轻,时间短暂。经休息和治疗后很快恢复,预后良好。

抑郁性神经症:有明显的抑郁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发作者。

精神性抑郁症:有幻觉,易激怒,狂躁,难以合作。


七、治疗:

1、一般治疗:

1) 创造温馨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2) 平衡饮食,保证营养,有厌食者要设法提高食欲。

3) 适度运动:运动量要根据病人情况而定,要有一定时间的室外活动,感受新鲜空气和阳光。

4) 逐步建立按时作息制度,以改善睡眠障碍。卧室温度和光线要柔和,环境安静,睡前要放松,忌烟酒。

2、心理治疗:

通过医患交流,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宣泄苦衷,吸取知识,改变病人不合理的想法与看法。调整不良情绪和不适当的行为。从而改善心理状态,重塑行为模式。

适应症:1)受到心理挫折,人际和家庭关系不和者。

2)抑郁性神经症:包括合并焦虑,恐惧,强迫症者。

3)有心身反应,因心理压力导致躯体不适者。

 

有下列情况者 不宜首选心理治疗:

1) 没有愿望,缺乏主动求治者。

2) 极度悲观消极,有强烈自杀念头者。

3) 交流困难,沟通受阻。

4) 性格偏执,行为过激者。

3、自然疗法:

1)触觉手法治疗:类似推拿,在患者敏感部位按摩,使病人放松,消除紧张,焦虑,减轻躯体症状。

2)放松治疗:在安静环境下有序地对各部位肌肉轮流地收缩紧张后放松,每次5-10秒,以降低自主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减轻抑郁。

3)意象治疗:帮助病人 构建过去美好的图像,使病人处于安静放松状态,每次约15-20分钟。

4)冥想治疗:如打坐,坐禅,使其专注自身呼吸,体验自身最理想状态缓解抑郁。

5)艺术治疗:如绘画,书法,音乐等,能调整情绪,使之平稳、舒坦,走出困扰。

4、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可以调整大脑代谢的平衡,从而控制症状,改善情绪,适用于中或重度患者,常与心理治疗共同进行。

1)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丙咪嗪,多虑平,阿米替林。

2) 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米安舍林。

3)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闷可乐,莫罗酰胺。

以上属第一代抗抑郁药,价格较低,有一定副作用,因此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主要副作用有口干,便秘,视物模糊,血压升高,心电图变化等。少数用TCA这出现治疗矛盾,出现激怒,恐惧,攻击行为,特别对18岁以下,儿童还可有癫痫发作。

 4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属第二代抗抑郁药,有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氟优草胺,舍曲林(左洛夏)等疗效较前者好,耐受性佳,副作用小,但儿童使用也常有头痛、呕吐、失眠和震颤反应,也有报告引起躁狂,自杀,特别在用药第一周发生激动攻击行为。此类药物也不可与MAOIs同用,因为可产生5羟色胺综合症:高热,意识不清,激动等,也不能突然停药,造成撤药综合症,,甚至在停药6-8周后发生。

 

抗抑郁药的用法:第一周用半量以适应,第二周开始全量应用。药物起效较慢,需1-2周后才可见效,4-6周后完全有效,有效率65-80%(安慰剂为20-40%)。一般不会产生依赖性和成瘾。

造成药效延迟原因:1、用药不规范,不配合;2、品种或剂量不到位;3、患者对药物敏感性差。

5、电休克:适用于重度,有精神症状者,和药物治疗失败,需要紧急援助者。此种治疗见效快,疗效高,有效率达80%


八、预后:

  抑郁症已引起广泛重视。澳洲有多个机构可以24小时为病人提供帮助。多数患者在家庭和社会的关怀照顾下康复。但是,必须长久地关注,防止复发,特别要及时发现有自残或伤害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者,严防自杀的风险。可及时与有关方面联络——Life line 131 114

 

 

自杀的预防及干预

 

抑郁症者有死亡,垂死或自杀的想法十分常见,也是疾病的一部分。可见于患者接受治疗最初阶段或更改药物剂量或品种时。要及时发现有自杀的征兆,进行干预,才能防止悲剧的发生。

自杀是警戒征兆:

1、有死亡或自杀的想法或谈论。

2、自残或伤害他人的想法或谈论。

3、任何近期自残的企图。

4、挑衅行为,易怒或焦躁不安加重。

5、抑郁症恶化。

6、行为已显示进行临终按排。


如何干预:

1、 直接向心理医师,心理咨询师倾吐自己的痛苦和感受,向信得过的专业人员倾诉,可以充分宣泄心理压力,接受帮助,理智地接纳医师提供的思考方法及建议。

2、 拨打Life line 131 114,有专业人员与你交谈,舒缓心理压力。


澳洲有关抑郁症的联络信息

1、 互联网信息站:beyondblue为抑郁症患者及其照顾者提供全面资讯:

www.beyondblue.org.au

 

Blue pages抑郁症的资讯、链接和关于治疗的最新信息:

www.bluepages.anu.edu.au

 

澳洲多元文化精神健康,为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提供的精神健康资讯:

www.mmha.org.au

     2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

            Life line 131 114

           自杀跟进服务:1300 659 467

           Beyondblue infoline: 1300 224 636

          Save Australia热线服务电话:1800 187 6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