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让人爱恨交加的网络——晓燕


标签:
网络爱恨交加脸书微信推特 |
分类: 处世哲理文化生活 |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都玩起了Twitter, Whatsapp,
Instagram, Line, WeChat, Snapchat, Viber, QQ,
爱不释手,以至于在汽车上,火车站,甚至走在路上,都是一群低头族。中年人和老年人也不甘落后,有不少人也学起了玩这些社交网,谁叫它真是方便呢,如要跟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同学或者亲戚朋友通讯息,一打开就可以视频聊天,连长途电话的钱都省了,邮票也省了,“天涯若比邻”,既省钱又快捷。
社交网站如脸书,微信,微博也让人爱不释手,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弊,不久前有一则新闻,有一位中学生想搞一个生日派对,就在他的脸书登了一则邀请讯息,把时间及地点放在脸书上,邀请众朋友来参加,结果一呼百应,到了那天来了几百号人,大多数是不认识的,而且看起来不是来参加派对而是来闹事的更多,吓得父母都不知道怎么办,忙打电话叫警察来帮忙劝大家回家。所以记得在发出邀请之前先设定要邀请的范围,如同学圈或者是朋友圈等等,免得到时应付不了。
另一件事发生在前段时间,有一位年轻人去雪山滑雪,回程因为赶时间所以天不亮就上路赶回悉尼,谁知道天黑路滑,一不小心开到路边山沟里去了。因为在半路上,前不靠村后不着店,天寒地凉的,急忙中想起带在身上的手机,他就在脸书上发了一则求救的讯息,把地点写在上面,看谁可以来救他一下,还好有一位早起的澳洲年轻人,看到讯息马上回了说:我在距离你半小时车程的地方赶过来,请等一下,就开着四驱车带着绳子来了,很快就把车给拉上来了,替他解了围。脸书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救人于危急中。
说到利用网络求救,我想起几年前我收到一位朋友的求救email(邮件),说去了欧洲旅行,钱包护照和银行卡被偷了,现在连酒店的房钱都没法付,无法回澳,求我借给她几千块,她回来就还我,我刚想回复她怎么付钱,但又想了一下,我们平常发电邮都用中文,怎么这次她用英文?我就拿起手机试着打电话给她,问她在哪里?她说在家啊,我告诉她收到她的求救email,她说这两天她都没法登入邮箱,原来是帐号给人家偷了。还好我先打个电话,要不就被骗了。所以大家在收到这种电邮时最好先与求救的人亲自确认,以免被骗。
说到网络骗子还真不少,现在也流行网恋,就是在社交网上交朋友,当然也有网恋成功的例子,但也有不少被骗财、骗色的个例,特别是一些剩男或剩女,容易被甜言蜜语所迷惑,赔了夫人又折兵,更有可笑的,上次看到一则新闻,两个人在网上认识了一段时间,到了约会时,约好时间、地点、穿衣颜色、见面暗号等等,真人见面时,才发现是父女俩,因为在网上都用匿名或网名,这真让人啼笑皆非,变成笑话一则。
现在中国人玩得最多的是微信,在微信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讯息,有新闻有常识也有趣闻,内容丰富,我则用它来转发一些朋友分享出来的见证或者是新闻,或者是每日读经,但在分享之前也要先自己读完看看内容是否合理,因为网上传来传去不一定都是对的,有的是假新闻或者是故意误导人家的假讯息,就不能乱转发了。
身体是本钱,所以该休息还是要休息,有的朋友晚上刷屏到很晚都不舍得休息,经常到凌晨3至4点,休息不够,第二天上学或上班就没精神,甚至还有人不刷屏就不能安心吃饭,看到有人在自己写的文章后面点赞就高兴,如果你有这习惯的要努力戒除,网络内容很多,看多晚都看不完的,最好选重点的看。圣经说: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哥林多前书6:12)
后一篇:ZT:别让你的关节提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