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激素及其相关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佟菊贞教授

(2015-01-16 14:22:28)
标签:

健康

激素

皮肤科

应用

佟菊贞

分类: 澳洲医学保健中心

激素及其相关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Steroids in Dermatology

中山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佟菊贞教授

一,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分三种

1,糖类激素:氢化可的松(皮质醇)可的松(皮质素)主要调节糖、脂肪、蛋白质代谢

2,盐类激素:醛固酮调节盐代谢

3,性激素:分泌去氢异雄酮(DHEA)每天分泌20mg、雄烯二酮、睾酮

二,糖皮质激素作用

1,代谢作用

糖代谢:维持血糖正常水平及肝和肌肉糖原含量起主要作用。故可以增加肝及肌肉糖原的含量和血糖升高。

蛋白代谢:增加血清氨基酸和尿中氮的排泄量,造成负氮平衡,大剂量激素还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脂代谢:大剂量长期使用,可以增加血浆中胆固醇,激活四肢,皮下脂肪分解,及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

水电解质代谢:能保钠排钾,对水的平衡也其重要作用,能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激素作用,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有利尿作用,引起低血钙。

若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则常引起高血钙。

长期使用激素,也会导致骨质脱钙(骨质疏松)

2,抑制免疫作用

主要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也可抑制B细胞转化浆细胞使抗体生成减少,降低补体水平,抑制免疫反应所致的炎性反应能解除多种过敏症状,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充血、水肿、渗出、皮疹、平滑肌痉挛、细胞损害。

抑制组织器官移植排异反应

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能发挥疗效

3,抗过敏作用

   在免疫过程中,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粒而释放组织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能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症状,糖皮质激素能抑制PAF、白三烯、前列腺素、组胺、缓激肽炎性介质的产生,故可以减轻过敏症状。

4,抗炎作用

抑制中性粒细胞向炎症区域的趋化及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的功能。

稳定溶酶体膜,阻止水电酶的释放。

抑制前列腺素、血小板激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等促炎因子的释放

抑制成纤维细胞DNA的合成,减少胶原纤维及间质增生,延缓肉芽生成。

5,抗毒素作用:

能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急能力,减轻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缓解状,减少内热源的释放,对感染性毒血症高热有退热作用毒血症

6,抗休克作用

可以稳定溶酶体膜,组织蛋白酶释放及心机移植因子的形成,达到阻断休克的恶性循环。

降低血管对血管收缩物质的敏感性,改善循环。

保护细胞间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防止血小板聚集和微血栓形成,减少DIC的发生。

矫正休克时的代谢紊乱。

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7,对血液与造血系统作用

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增多

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凝血时间

促进中性粒细胞增多,但却降低游走性,吞噬,消化及糖酵解功能

8,对消化系统作用

能使胃液和胃蛋白分泌增多,故可提高食欲,促进消化,但大剂量可以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9,对骨骼作用

大剂量用本药,可出现骨质疏松,特别脊椎骨,故可有腰背痛,甚至发生压缩性骨折,还可抑制成骨细胞的活力,骨质形成障碍

10,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有提高中枢兴奋性(氢化可的松)有欣快感、激动、失眠

11,        抗肿瘤作用

能阻碍淋巴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溶解淋巴组织

12,        对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影响

糖皮质激素分泌有昼夜节律变化

每日上午810时为分泌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午夜12点最低,这是由ACTH的昼夜分泌节律所引起,故临床用药可随这种节律进行,特别需要长期给药的,按糖皮质激素对下丘脑—肾上腺(HPA)轴的作用及抗炎效价,可将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分为低效、中效和高效。

1

短程用药(不超过一个月)

用大剂量在短时间内治疗较严重的急性,一过性皮肤病(急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伴喉头水肿、心脏症状、胃肠症状,可选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

中程用药(23个月)

可分治疗和减量阶段,适用病程较长,伴多器官受损,皮疹广泛,严重皮肤病(如剥脱性皮炎、皮肤变应性血管炎),可用泼尼松

长程用药(6个月以上)

使用病程反复发作,多器官受损需长期治疗皮肤病,如天疱疮,SLE,皮肌炎等,可分治疗、减量、维持三个阶段。

治疗阶段:用量要足,以泼尼松为例,小剂量(2030mg/d)中等剂量(4080mg/d),重大剂量(100200mg/d

减量阶段:一般35天可减一次,每次减20%

临床症状控制,减速要慢,每710天减一次,每次减10%,若减量出现临床症状反跳,则重新加大剂量致病情控制

停药阶段:维持量已很小(泼尼松5mg/d)可考虑停药

三、常用给药方法

1,            分次给药:每日口服剂量平均分为24次,治疗各种皮肤病,特别重症、急症

2,            一次给药:每日口服剂量于早晨68点一次服,常用半衰期短的泼尼松,此时给药HPA的抑制作用比午后给药小两倍多,也优于34/d

3,            不等量两次给药,将一日剂量分为两次给:

第一次用全量的3/4量于8am

第二次用全量的1/4量于下午15:30

研究表明不等量两次给药方法效果好,副作用小

4,            隔日给药疗法:将两天的剂量并为一次服,于6:00——8:00给药,能有效减少激素毒副作用,只适用于半衰期较短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5,            冲击疗法给药:大剂量冲击疗法能抑制粒细胞聚集和T细胞、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能长期抑制NK细胞的活性。

适应症:抢救危重病人,如过敏性休克、SLE伴脑损或严重肾损、严重皮肤病、天疱疮、大疱类天疱疮、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松解。

方法:

甲泼尼尤琥珀酸钠0.51g加入5%GS 150ml静滴,每日一次点滴在一小时以上(连滴35天)

地塞米松150mg300mg/d静滴

冲击疗法结束后,可直接停药或口服小剂量泼尼松

全身性给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适应症

见表2

3

四、特殊皮肤病情况用药

1,                 妊娠期: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胎盘。有动物实验报告可增加胚胎腭裂,胎动脉功能不全,自然流产,子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新生儿体重减轻,死胎发生率,对人类致畸未有报告。

2,                 哺乳期:低药理剂量(每日泼尼松5mg)对婴儿一般无影响,若需要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不宜哺乳,因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乳汁排泄,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3,                 小儿用药:因糖皮质激素对小儿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应多选短效或中效制剂,如泼尼松,避免使用长效制剂(地塞米松)

4,                 老年用药:老年人用糖皮质激素易发生高血压,更年期易发生骨质疏松

五、副作用及防治

1,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一般连续应用在一个月以上即可引起库兴氏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面、痤疮、多毛、皮肤变薄、高血压、糖皮质激素性糖尿病) ,停用药后渐可消失

诱发或加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或体内病灶活动,甚至播散,如TB

维持阶段:减至最小剂(泼尼松510mg/d)可维持数月或1-2

2,             

3,            消化系统并发症:并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穿孔、出血,因在服激素同时加服保护胃黏膜药物和H2受体阻滞剂,注意不要与阿司匹林同服

4,            糖皮质激素性肌病:常见地米可诱发肌病,注意累肢体近端肌肉及肩和骨盆肌肉,停药后可缓慢消失

5,            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和伤口愈合迟缓,激素可以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剂成骨作用,还可以促进甲状旁腺素破骨作用,长期服激素甚至引起骨折

6,            精神异常,表现多样,失眠、神经质、情绪异常、抑郁、狂躁、精神分裂、自杀倾向

7,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长期服用激素,由于水钠潴留和血脂升高,引起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

8,            皮肤:出现痤疮,伤口愈合延迟,膨胀纹、多毛,注射部位可引起皮下脂肪萎缩

9,            其他: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功能,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白内障、脂膜炎、乳汁滞留,体重增加等。

10,        停药反应:肾上腺每日生理分泌量约20mg(相当每日5mg泼尼松)长期用激素患者一旦达到每日7.5mg,减量要慢,给HPA轴恢复功能时间。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出现恶性、呕吐、乏力、低血压、休克

反跳现象,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

11,        注意事项

强心苷和利尿药合用,则需补钾,儿童及绝经期妇女可多补充蛋白质、维他命D、钙剂,对防骨质疏松、骨折有一定好处。

六、外用糖皮质激素

    可分低、中、高效,疗效与付反应往往正相关。

    外用皮质激素付反应,皮肤毛细血管扩張,色素沉着,多毛,萎缩,故一般不用高效激素药膏于面部,若需用面部治疗,可选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比美莫司,他克莫司,爱宁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