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MRI和PET,疾病检查选哪种?

标签:
petmrict疾病诊断利弊 |
分类: 医学科普健康养生 |
CT(X光断层扫描)、MRI(核磁共振)和PET,哪一种检查对诊断疾病更有帮助?
补充:
1、CT。MRI需要时间较长,空间狭小噪音较大,儿科病人和有恐惧症的病人有时需要麻醉,甚至是全麻。CT机器占据空间相对小,扫描较快,很多大的医院的急诊室里就有CT。
2、还有一些临床应用上的区别,比如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特别是心脏起搏器/除颤器)不能做MRI。
3、CT的解析精度大大低于MRI,要涉及神经细部组织用CT代替不了MRI。
看到有人争论这些检测手段的不同, 我也谈一下我的理解,
欢迎指正!
首先, CT和MRI都是用于成像的 (Imaging),
PET是一个功能性的检测 (functional) 这是根本的不同。
PET
1924 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被授予德国的Dr. Otto
Heinrich Warburg, 因为他发现了癌细胞消耗葡萄糖的方式主要(>60%)是酵解,
少量(>30%)是氧化。
所以, 癌细胞和普通细胞的很大不同是癌细胞会浓聚和代谢大量的葡萄糖.
由此发明了 PET, 病人被注射放射性葡萄糖, PET 机器可以检测到其发射的珈玛射线, 从而确定哪里有大量葡萄糖的浓聚,
由此判断该处是不是有癌细胞. 所以 PET 是功能性的, 考察人的代谢, 而不是成像。
为了更准确的确定位置, PET 机器附加了 CT (X-ray),
这样可以更精确地定位。
PET 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是, 人体本身很多地方代谢就比较厉害,
比如消化系统, 很容易造成干扰; 另外, 有些种类的癌细胞就不浓聚, 所以, 无法用 PET 检测; 还有, 如果肿瘤或结节太小,
也吸收不了多少, 作用就也不大. 总之, PET 说有事, 不一定就有事了; PET 说没事, 也不一定没事;
要看医生的水平和经验了。
PET/CT对人体的伤害就是注射的放射性物质和来自 CT 的
X射线。
另外, 因为癌细胞消耗大量的葡萄糖, 但是供氧不足,
所以一方面它分泌物质(angiogenin)刺激血管增生到肿瘤自己, 以输送更多氧气和营养;
另一方面利用醣酵解(glycolysis)消耗葡萄糖, 以减少氧气消耗。
由此抗癌的方法之一就是少吃任何快速提高血糖的食物, 譬如, 白糖,
白米, 白面等分解快速的食物. 血糖提高很快, 会被癌细胞利用; 同时也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所以尽量用全麦,
糙米和红糖(甜的东西还是尽量避免), 除了营养丰富, 他分解慢, 可以使血糖较长时间处于正常位置。
抗血管增生的方法是吃 anti-angiogenin
的食物,比如西红柿(用油低温炒, 使番茄红素溶于油脂) 等等, 网上有不少类似食物的列表。
还有 Omega-3 是抑制血管增生的, Omega-6
是促进血管增生的. 但现代食物往往 Omega-6 比例过高, 比如, 玉米油高达 50:1, 普通鸡蛋, 吃玉米和大豆的牛的肉等等.
大家买油, 鸡蛋等时候可以看看标签上的 Omega-6 和 Omega-3 的含量, 如果小于 10:1 还可以考虑. 当然关于
Omega-3 抗癌还有争议. 对我来说, 多补充一些没错。
CT
原理就是 X 射线扫几圈, 然后用计算机计算, 横断面成像.
医生能看到的就是影像, 很多时候质地很难判断, 看不出是不是癌。
CT 的危害就是 X 射线, 有统计说过多的 CT 造成肝癌等等.
所以尤其要少照下腹部. 肝的问题用超声波反而好, 尽管不清楚, 但它可以分析其质地。
MRI
利用和氢原子的共振, 测定组织结构. 也是成像, 但很多时候不如 CT
清楚, 但基本对人无害。
以前叫”核磁共振”, 因为是和氢原子的核共振的,
但人们看到”核”就害怕, 于是改成”磁共振”了. 实际上它和核试验, 核武器没有关系, 是很安全的。
B超/彩超无放射性(安全),看到的图像是实时的(即刻看到)。
注:以上是网上相关资料的汇集,供各位朋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