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从大爆炸看上帝的创造——周铁楼

标签:
大爆炸理论上帝创造宇宙物质产生圣经 |
分类: 信仰人生爱的真谛 |
|
引言
其实类似近代大爆炸理论,早已在十二世纪由纳曼尼得氏(Nachmanides)提出;他对上帝的创造作出如下的注释(注1): 「在上帝创造后的瞬息间,宇宙的物质集中在一个小圆点,只有一粒芥菜种那么大小。此时物质非常稀薄,无实体,不能触摸(注:大爆炸说,此时只有各种各样的微粒子存在,如夸克、电子、质子、中子和中微子等)。宇宙在膨胀... ...不能触摸的物质在变化,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物质... ...。」 纳曼尼得氏描述的是一个膨胀的和物质演化的宇宙。这也正是近代大爆炸理论的基本说法。从对膨胀宇宙的大量观测后,科学家们发现,大爆炸理论是对宇宙膨胀一个最好的解释。纳曼尼得氏生于一个没有近代科学知识的年代,而能对上帝的创造作出如此超越时代的注释,真是令人惊叹!是上帝对他的启示。 上帝创造宇宙万物,也创立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科学家不是创造者,他们只是探索和发现造物主创立的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因此科学的发现应该与上帝所创立的自然规律一致。上帝在自然界的启示,可借科学的发现表明;圣经的启示是上帝对人的特殊启示,借着圣灵和神学的启蒙使人明白。这两种启示应该相辅相成,帮助我们更了解上帝和他的创造。 理论的发现:宇宙是不断地扩张或收缩
自牛顿以来,人们都以为宇宙是永恒不变的。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第二年他从广义相对论的计算发现,宇宙并不是永恒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扩张或收缩。但为了迎合当时原有的宇宙永恒静止观,他引进一个宇宙常数,来抵消宇宙不断扩张或收缩的可能性。1922年俄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亚历山大.弗利德曼,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发现宇宙不断在膨胀。 观察的证实
在一九二○年代,天文学家在观察星系集团(Cluster of galaxies)的光谱时,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这些光谱线族都向光谱的红端移动了一个相对的量。为了理解这种现象的含义,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多普勒效应告诉我们,所接收到的任何波动频率(包括声波和光波),与发出波动的波源的速度相关。当波源离开观察者而去时,波动频率就变低了(波长变长)。相反的,当波源朝向观察者而来时,波动频率就增高(波长变短)。这个效应是我们今天日常所熟悉的,例如我们听路上来往汽车的声音,当它迎面开过来时,发动机的音调变高;当它离开我们而去时,它的音调变低了。警察正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根据无线电波脉冲从车上反射回来的频率来测量车速。同样,当星系的光源离我们而去时,我们接收到的光频率就变低了。这意味着,当星系离开我们而去时,它们的光谱会向红端移动;而当星系朝着我们而来时,光谱则呈现蓝移。 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得温哈勃(Edwin Hubble),花了几年时间分析星系的距离和光谱的关系。那时候,大部分人相信,这些星系的运动一定相当紊乱,预言红移光谱和蓝移光谱一定是一样的多。但令人十分惊异的是,哈勃竟发现所有星系都是红移的,它们都远离我们而去。更惊异的是,根据哈勃在1929年发表的报告,什至星系光谱红移的大小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和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成正比:星系愈远,它离我们远去也愈快(这就是哈勃定律),如图1所示。哈勃证实了宇宙在不断膨胀。 宇宙膨胀的发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这也恰好证明宇宙确如圣经的创世记所言,它有一个起始。 现代大爆炸模型的提出
受上述构想的激发,比利时神父和物理学家乔治·勒梅特(Georges Lemaitre)和美籍俄人伽莫夫(George Gamow)提出假说: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就是从这个奇异状态产生的。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Sir Fred Hoyle)在1949年3月英国广播电台的一次广播节目中,将勒梅特等人的假说或模型称作「这个大爆炸的观点」,从此大爆炸模型就流行起来。及至今日,这一直给人们一个大误解,以为大爆炸像一颗爆裂的炸弹,碎片向四面八方飞散。这不是大爆炸模型所说的。大爆炸论是说,在时间开始时,空间急剧膨胀,能量随着空间的增长而涌出。能量随即转变成各式各样的微粒子和反微粒子,如夸克、电子、中子、质子、不知名的微粒子和它们的反粒子。这种由能量转变成粒子,是依照爱因斯坦的质能互换公式E=mc2(能量=质量×光速2)。粒子和反粒子一经出现后,它们就不断地碰撞,并相互转化。整个初生宇宙基本上是处于一种热力学平衡的状态。 星系离开我们而去,不是它们在空间移动的结果;而是由于在我们和星系之间的空间增长,就像图2,一个硕大的气球在不断迅速地被吹胀。如果在这个球面上有一个只有二维空间视觉的「人」,他会发现,每个点周围的点都离它而去,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地增加,但他找不到膨胀的中心。同这个气球的比喻相似,宇宙的膨胀也是没有膨胀的中心,也没有膨胀的边界,宇宙是一个自持(self-contained)的整体。 http://www.ccmhk.org.hk/News/8242/CT620HK1119b.jpg 物质的产生
圣经没有告诉我们能量是怎样变成物质(matter)的,上帝让现代物理学回答这个问题。能量如何转变成物质是很复杂的过程,可以借助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和爱因斯坦的质能互换原理,做一些简略的计算,在此不打算详述,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拙作(注2)。我们只能做一个简单的概念介绍。 理论估计,在时间开始后10-43秒(一千万兆兆兆分之一秒;一兆等于一万亿),温度高过1032K,温度之高是超乎我们的想像。举一个例子:10-6秒后,温度仍高达1013K。此刻质子和反质子已出现,它们的互相碰撞湮灭成一对光子,而光子又相互作用产生一对质子与反质子。这些过程在一秒钟内可能发生几十亿万次,但每一种反应都与相反的反应达到平衡。科学家可以模拟宇宙大爆炸后10-43秒到现在的过程。 科学家并不知道什么导致大爆炸,我们相信上帝是宇宙大爆炸的精心设计者。上帝设计的宇宙大爆炸好比极其复杂的超大型电脑程式;一旦启动,就调动其程式,一环扣一环,一层套一层,演化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包括宇宙加速膨胀、新星的产生、新星系的形成、老星体的衰亡、重力塌缩为白矮星(White dwarf stars)、中子星(Neutron stars)、黑洞(Black hole)等等。宇宙的演变全都在上帝设计的程式控制下进行着。盼望你读完这篇短文后,能够高声说:「我们的主,我们的上帝,祢是配得荣耀、尊贵、权柄的;因为祢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是因祢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示录四11) 注释: 2. Tai L. Chow, Gravity, Black Hole, and the Very Early Universe, Springer, New York, 2008. (作者于1955年在台大求学时信主耶稣得救。l969年得博士学位后,即在加州州立大学(Stanislaus, Modesto)任教,并兼任物理系系主任18年。退休后定居美国洛杉矶,为科学和基督教信仰的会通而努力。) 本文转自《中信月刊》2013年12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