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爱是永不止息——亚平
(2013-05-14 16:45:58)
标签:
母爱母亲女儿澳洲中国 |
分类: 亲情友情夫妻真情 |
母爱可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了,多少的诗歌、小说、散文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多少人在追忆着母爱的温馨与甜美,可是,有一天,我却碰到了这样一位妈妈……
女儿出国七年多了,先是留学,后来很幸运地找到了工作,顺利拿到了澳洲的身份。在一切看来都好的景况中,女儿接母亲来澳洲小住一个月。带着无限憧憬来到澳洲的母亲,一进女儿的房间就大哭了一场,觉得女儿住的地方好简陋、好凄凉,“简陋?这已经是我七年来住的最好的地方了。”女儿无法理解母亲的伤心。
憋了七年的母爱如泉水般涌流出来,母亲每天尽心尽力地为女儿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好像这样就可以弥补这七年来对女儿长长的思念和牵挂,也可以弥补女儿这七年来离家在外所受的各样磨难。可是却事与愿违,母女关系一天比一天紧张。
“脊背要挺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不要把衣服乱扔,卧室要收拾得整整齐齐。”
“你要会花钱,多给自己买几件漂亮衣服。”
“你……”
伟大的母爱,在一天天的唠叨中失去了色彩,变得越来越沉重,沉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再说,你再说下次就别来了。”
“天天批评我,好像我浑身都是缺点。”
“你赶紧走吧,走了我就解脱了。”
一向乖巧懂事的女儿,怎么忽然从妈妈的小棉袄变成了一只小刺蝟,说出来的话一句句都扎在母亲的心上。
“我天天哭啊,哭啊,我女儿还嫌我哭,‘你有甚么好哭的啊,你是想把我逼疯啊。’所以我后来就一个人偷偷地站在后院哭。”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其实,脊背挺不挺直,衣服是不是乱扔,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而在那个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却是只要读书好就行,衣服可以乱扔,碗可以不洗,家务事有妈妈大包大揽,条件好的,由保姆或钟点工承担,七岁的时候不管,十七岁的时候也不管,到了二十七岁,却忽然看着不顺眼了,饮水思源,问题到底在谁的身上?
静静地听着这位母亲的故事,心里思索着怎样帮她从眼前的混乱中走出来,忽然想到了圣经中的一句话:“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六章四节
刚开始读这一段的时候,很困惑,做父母的,还有惹儿女的气的吗?做父母的,不都是一门心思地爱孩子吗?看来,做父母的,真的会惹儿女的气啊。
母亲很伟大,可是神更伟大,认识了神的母亲,才会更有智慧去爱自己的孩子。
其实,孩子小的时候,从父母那里应该接受很多的教导和训练,在品格方面,在生活技能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并不是学习好就万事大吉。等孩子大了,生活习惯、行事为人方面再有什么问题,做父母的就只能轻声从旁提醒,孩子不愿听,父母也就只能作罢了,一味地唠叨批评,只会让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有一句不是名言的名言,送给普天下爱孩子的父母们:
“不要给别人自己想给的,要给别人想要的。”
作者来自中国
现居布里斯本
我的相关博文:
前一篇:紫薇的母亲节
后一篇:ZT:不觅仙方觅睡方——张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