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百合花——蓝湘(转载)
(2013-02-08 11:26:12)
标签:
百合花婚礼牧师教堂神爱世人情感 |
分类: 信仰人生爱的真谛 |
三十年前,我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教书并攻读学位。那个大学有个很好的传统:每个外国留学生,只要你愿意,学校都帮你配对一个美国家庭,一个经过大学审核的正派人家。这些普通的美国人自愿申请参加这个活动,热情关怀帮助留学生。我的美国家庭的男主人Heininger博士,是大学附近一间教堂的牧师。他的太太Mary,操劳着教会里里外外的事,是众人口中的妈妈。是他们带我走进教堂,我在那儿公开聆听神的话语、放声欢唱赞美诗。这在我当时刚离开的中国大陆,可是很少见到的。我虽然出生于一个基督徒家庭,但直到这时,才真正向上帝敞开了心扉。
到美国后不久,我认识了我的丈夫。一年后,我们开始谈婚论嫁。当时我俩都移居美国不久,积蓄有限。考虑到婚后新家的种种必要开支,我们必须精打细算,所以计划就到婚姻登记处去登记结婚。我的牧师爸爸却坚持:婚姻大事,要在神的殿堂里、在天父的关注和祝福中完成。我只好把手头拮据的实情相告。牧师慈祥地笑着说:“我们从不向自己的孩子收费。”
一听说我们将在教堂举办婚礼,整个教会都为这事忙开了。婚礼当然将由牧师主持,师母担当新娘妈妈的角色。他们的儿子是大学学生仪仗队队长,有名的帅哥,将“屈尊”当婚礼中的引座员。教会司琴开始在管风琴上练习我最喜欢的曲目;一位老太太着手预备帮我们烘制一个三层的裱花蛋糕。一位教友的女儿,不久前刚结婚,婚纱还在干洗店里。拿回来给我穿上,大小长短刚刚好,像是为我定做的。朋友们担当我们的伴娘和伴郎。一位学生的爸爸,将代替我父亲把我领入教堂,交给我的丈夫。我亲爱的妹妹,我们唯一能到场的家人,将在婚礼上为我们背诵徐志摩的爱情诗。而婚礼结束后来宾们的饮食,都由教友、同事和同学们包办预备了。
婚礼定在星期六举行。週五下午,大家特地聚集一起,举行一次“彩排”。我踏入宏伟庄严的教堂,心中充满感激。然而,也有一丝惆怅:
教堂里没有花。这事我们事先讨论过:除了必不可少的花球和胸花,我们没有买花布置教堂的预算。这时我开始后悔:无论怎样,也该把教堂布置得美丽温馨啊。当然,那时后悔已经太晚。星期五傍晚,花店都打烊了。
周六早上,教友太太赶来为我梳妆打扮,陪我来到教堂。刚一跨入前门,我精神一振:我闻到了扑鼻的清香,是百合花!是真的吗?神真的为我们预备了鲜花?我推开教堂大门,不由得惊呆了:我面对着一个白色花朵的海洋!教堂里上上下下,从讲坛到门口,从庭柱旁到座椅边,到处是盛开的白色百合花。我的热泪夺眶而出。透过泪花,我彷佛看到身边飞翔着一群天使。
后来我才知道,住在我们附近的一位教友老太太,从我妹妹那儿听说了我们的事,连夜把她花园里的百合花全剪下,一早开车送来。我妹妹说,她来的时候,只见她车里前座后座都是花,满满的花丛中露出她银发下的笑脸。
第二天我们去她家,看到满院子的残枝碎叶,回想她那天一早在花园里的忙碌,我一句完整的感谢的话都说不出了。老太太笑着说,“我很高兴我的花儿能做一件好事儿。我知道,我的花儿们也高兴。”
三十年过去了,仁慈的老太太恐怕已不在世了。牧师和师母也已老迈。他们讲了多年的澳洲之旅,不知还能不能实现。早年他们太忙,近年来他们走不动了。
三十年前的那天,那白色的花海和沁人的清香,在我心中形成了永远的定格。这么多年,我一直会时不时买一把白百合抱回家。而每当我看到它们,闻到它们,那些人那些事立刻又浮现眼前,耳边又响起牧师爸爸常常说的话:“让我们像神爱我们那样去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