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地震——百度百科(转载)
(2010-01-20 08:53:22)
标签:
海地地震杂谈 |
分类: 处世哲理文化生活 |
海地震后社会秩序动荡 政府几近瘫痪太子港变坟墓
强烈地震袭击给海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有消息称最终死亡数字有可能高达50万,受影响民众数量则达300万之巨。由于海地缺乏救援能力而国外援助迟迟无法顺利到位,海地灾情正不断加剧。由于物资缺乏,安全局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海地已经开始出现抢劫等犯罪活动。
卫报:搜救工作进展缓慢民众不满 太子港宛如巨大坟墓
废墟旁、街道上、卡车里,到处都是遇难者的尸体,海地首都太子港依然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医院成了停尸房,成百上千的尸体被陆续运往这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称尸体袋已用完,空气中的气味令人作呕。很多受伤民众躺在尸体中间,痛苦的尖叫和哀嚎声到处回响。
公园里挤满了无家可归的人,人们拼命从废墟中解救被困者。只要听到废墟下低沉的呻吟和呼救声,人们就会疯了一样的冲上去用简易工具乃至双手挖土救人。偶尔会有一些人获救,但这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太子港如今已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几乎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噩梦般的场景。废墟中随处可见残肢断臂,鲜血像水一样到处流。
人们对救援工作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昨天,愤怒的示威者用尸体设置路障,表示他们对缺少援助的不满。救援机构人员和媒体记者都表示,此前从未见过如此糟糕的情况,而且看起来人们已经绝望。
海地官方预计地震会造成大量伤亡,参议员尤里-拉托尔蒂表示,最终死亡人数可能达到50万。大量尸体的出现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派专家前往海地帮助清理尸体,以防止疾病传播。天主教慈善组织驻海地工作人员卡雷尔-泽伦卡通过电邮告诉同事做好最坏的打算,“人们整晚一直在尖叫和祈祷,我们应该做好成千上万人死伤的准备。
7.3级的地震其实算不上最严重的地震,但却为何导致海地如此多的人员伤亡?
原因一:“豆腐渣”建筑
海地60%的房屋都属于危险建筑,连遮风挡雨的功能都未必能实现,当然不可能防震和防飓风。
原因二:过度砍伐森林
为获取木炭来生火取暖做饭,海地人大规模砍伐城市周围的森林,土地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不毛之地”。
原因三:政府无自救能力
海地长期内乱不断、经济不振,政府几乎没有自救能力,只能苦等外国救援。海地政府在地震发生后几乎无可作为。
原因四:首都人口密集
海地四分之一的人口都集中在首都太子港,所以伤亡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