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艾青的《春》赏析
(2010-03-26 21:35:39)
标签:
艾青《春》赏析教育 |
分类: 教育方法 |
春天了
龙华的桃花开了
在那些夜间开了
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
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着风的
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
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
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
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
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
经过了冰雪的季节
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
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
在神话般的夜里
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
爆开了无数的蓓蕾
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
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这是诗人艾青在1937年写下的一首诗。那时,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五位年轻的革命者在龙华被国民党反动派无情地杀害了,诗人艾青写下了这首诗歌。刑场上革命烈士的鲜血,让诗人激起了诗情——这一从“墓窟”中走来的春,是诗人透过暗夜与血迹对象征自由、胜利的春天的呼唤。
牺牲、悲壮、绚美,艾青的这首《春》唤醒了我内心深处久违的感动,那种感动真真切切地来自于对信仰的渴望。有的时候,我非常羡慕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虽然在困苦中生活,却仍执着于梦想与信仰。那时候的人活得的很纯粹,一身豪气壮志添傲骨。
有人说过: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是最危险的国家,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最无望的民族,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将会是一个最堕落的人。或许今天我们应该再次读读这些诗歌,因为它们是浊世中的清流,是一种洗礼,一种冲击,一种唤醒……
今天还有多少人在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