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买房子-实物投资-650万港元换来了“来钱”大计划

(2010-02-04 10:21:25)
标签:

基金

投资移民

移民计划

入境处

移民顾问

香港

财经

分类: 香港投资移民

香港买房-实物投资-650万港元换来了“来钱”大计划

香港投资移民例:

 

年届花甲的印尼华侨李先生一大早就赶到位于湾仔的香港入境处查询、领取申请表格,他表示:“香港政治、经济和治安都好过印尼,所以愿意移民到香港。”

  自称是“香港大业主”的这位李先生,每年光物业税就要向港府交100多万港元。他1985年到香港投资,目前在香港拥有7项物业。但因为新出的投资移民条件规定,只追溯半年前的投资项目,所以李先生打算再投资香港股票和楼市,让身在印尼的3子1女来香港定居。

  虽然中国内地居民不能直接投资移民,但通过移民到别国后,再利用投资移民计划也可来港定居。来自深圳、持有新西兰护照的宋小姐就想通过这种渠道移民香港。她说:“虽然650万港元对我来说不是小数目,但我仍有兴趣来投资,我的目的就是赚钱。”

  一个身家上亿美元的富豪为了赶在儿子18岁前移居香港,“火速”相中一幢千万港元的豪宅,并办理了相关手续,生怕错失一家三口同住香港的好机会。

  据香港入境处统计,申请投资移民“开闸”首日,共接到8宗申请和164份查询,其中包括3名取得菲律宾、加拿大及新西兰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国大陆人和两名台湾省人,还有3人来自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澳门。入境处发言人称,若资料齐全,他们的申请4星期后会得到批准。

  一项“来钱”的计划

  香港入境处的网页上,很直白地公布了投资移民计划的目的:“是让那些把资金带来香港,但不会在港参与经营任何业务的人士(即资本投资者)来港居留。”一句话,这是一项“来钱”的计划。

  作为港府振兴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投资移民计划就是要通过引进外来资金,为香港的股市和楼市“输血”。香港保安局副秘书长黄伟纶说:“我们欢迎资本投资者来港,他们带来的资金既能促进本地金融和经济活动,也能推动本地消费。”

  根据计划,在递交申请书前的6个月内或在申请获原则批准后的6个月内,把不少于650万港元投资在获许投资类别的人士,可申请来港定居。该计划现只适用五类人:外籍人士、澳门特区居民、中国籍并已取得外国永久居民身份的人士、无国籍但已取得外国永久居民身份并持有确实可重新进入该国文件的人士,以及中国台湾省居民。由于内地实施外汇管制,所以新政策现阶段不适用于内地人士。

  申请人被获许投资的类别有两种,即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房地产类包括香港的商用、工业用楼或住宅楼。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存款证及合资格的集体投资计划(即单位信托基金或互惠基金)。申请者可投资一种或混合投资两种获许投资资产类别。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成功运用投资移民政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比如加拿大规定至少投资80万加元(约460万港元)者就能向该国移民;新加坡则规定投资150万新元(约660万港元)以上者即可定居该国等等。与这些地方相比,香港的投资移民计划更具弹性,申请移民者不光可从多样资产中挑选投资组合,还能随时转换获许的投资项目。从投资数额上讲,香港的标准处于较高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又会抑制投资移民的数量,稳定香港的社会秩序。

  有移民顾问指出,虽然刚开始申请者并不多,但不少投资者已经在选择投资方向,做投资移民准备。估计圣诞节前后将成为富豪递表高峰期。据业界估计,新计划首年可能会吸引500至1000人申请,照此推算,单投资移民计划这一项就会为香港带来32.5亿至65亿港元的热钱。

  华侨居多,更愿买房

  目前,想到香港投资移民的投资者大都通过移民顾问公司提出申请,顾问们最了解这批即将成为港人的阔佬。据他们透露,申请者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即华侨居多,且更愿买房。

  美联物业陈建柱说,美联已接到200多个有意到香港移民的查询,其中7成是拥有外国护照的华人,而且大部分申请者以豪宅为投资首选,投资金额介于600万至800万港元之间,个别达到1000万港元以上。

  目前,香港非黄金地段的中档住宅价格大约是每平方米4.4万至5.5万港元,也就是说,650万港元可买一套1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有业界人士指出,虽然申请人可选择物业或基金股票作为投资组合,但由于华人对房屋这种有形资产较有信心,再加上香港楼价自1997年至今已下跌超过7成,正是入市的好时机。所以,物业便成了投资首选。

  6大机构出招抢客

  每个申请者都要给香港投下650万港元的“金白银”,这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自然是千载难逢的“商机”。接收申请首日,香港四大地产商和两大银行便率先公布抢客政策,为有意移居香港的富豪提供物业及金融资产等不同的投资组合,以连串优惠及个性化服务吸引客人。

  利嘉阁地产与券商及律师行合作,推出“一条龙”服务,并涉及多个投资组合供客户参考;美联物业携手会计师事务所为投资者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为首月通过其递交申请表的客户送上双人往返机票;中原地产联系海外华侨商会,进行全球推介,同时设顾问服务;香港置业与律师行合作,为客户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前10名通过其递表的申请者,将获得总值为20万元的购物券。

  大银行也不例外。汇丰银行日前专为投资者推出入境计划账户,免费开户,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恒生银行则与长实、新世界发展、九龙仓等地产商合作,联络了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律师行及移民顾问公司,提供全面的投资移民服务。此外,今年内一次认购该行新基金系列200万港元的,豁免认购费。

  其实,在投资移民市场上的商战“硝烟”才刚刚燃起,有分析指出,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加,将会有更多的物业代理、银行和移民顾问公司,甚至地产商、上市公司等等都会加入进来,到时候他们为投资者提供的服务将更加完善和优惠。

  香港市民排队买廉租屋。

 

自6年前港府推出投资移民计划后,申请人数由505宗增至去年近2800宗,移民专家乐观估计,今年将破3000宗。除豪宅客,近年也多了批已移居海外的内地人,欲申请其18岁以下的第二代投资移民来港。

 香港于03年10月推出投资移民计划以来,共有4,350人获批,合共为香港带来近308亿元。根据入境处资料显示,虽然香港投资移民投资金融门槛只需最少650万元,获批人士平均每人投资额达708万元,高于计划规定最少的650万元。投资移民气氛更见浓厚,无论对本港经济、楼市亦有帮助。在各类指定投资项目类别中,以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占最多,达45%;投资房地产则为28%。

    上半年买楼11.4亿劲增67%

  若以今年计算,第2季以投资移民来港的人士中,投资地产金额为10.88亿元,较首季升32%,更较去年同期大升62.1%。今年上半年投资移民中,投资地产金额按年升67%至11.46亿元。总括今年上半年,申请投资移民计划的人数达1,335人,按年跌8%,但获批的人数却升64%至1003人。

  另外,调查发现约71%投资移民受访者,愿投放逾半资金于楼市,而一手楼较受准投资移民客欢迎。同时,内地客亦由向新界区细价楼埋手转战至九龙站及港岛区中上价以至超级豪宅。移民公司指出,根据入境事务处资料显示,今年投资移民投放资金于房地产的比例约为26%,由于楼市气氛持续向好,吉安预期,全年投放房地产的比例将上升至逾30%。

    逾半钟情港岛区及大单位

  移民中介表示,由于有较多的受访者愿意投资较门槛为多的资金于本地市场,不少倾向钟情面积较大,或投资金额较高的物业。调查显示,52%受访者倾向选焙较大型的单位,如三、四房单位、洋房等。由于港岛区大码物业较多,有59%受访者会选择购入港岛区物业作房地产投资。其实,港岛区一直为传统蓝筹屋苑地段,新供应少,盘源又窄,加上邻近核心商业区,受不少蓝筹客欢迎,租金回报亦较高,吸引不少投资移民人士入市,以嘉亨湾为例,投资移民客入市比例约为3成,较年初的比例上升约15%。

                                                          文章整理/中原地产谢先生

想了解更多信息,您可拔打24小时咨询电话:136-3162-6559  香港00852-9797-2895 中原谢先生

现隆重推出香港天玺-凯旋门-山顶别墅-名铸等单位,!!!

投资香港楼优势:
   1,可买卖楼花,180天后再供楼.
   2, 香港利率处于降息通道中.月供利率低,比大陆低三成,作长线投资则可租金抵月供,送精装修电器。
   3,港府支持地产发展政策,香港买卖产生的费用非常的低,
   4,可申请投资移民.香港各楼盘免佣代理,免费看楼,

购买方式;
 *簽署臨時合約和付臨時訂金5%,并於3天內簽署正式買賣合約;
*3天內簽署正式買賣合約, 付樓價5%;
*簽署正式買賣合約45天內付樓價5%;
*簽署正式買賣合約90天內付樓價5%;
*於2010年1月28日前付清樓價80%或申請銀行按揭
投资小,回报高.详情请咨询;谢先生  136-3162-6559
 中原地产代理商

我公司有丰富的楼盘资料:独栋别墅→小独栋→双拼→联排别墅→叠拼别墅→花园洋房→普通低密度住宅到高层电梯公寓、也代理商业地产,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等等.

 

想了解更多信息,您可拔打24小时咨询电话:136-3162-6559  香港00852-9797-2895 中原谢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