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文/睿爸
好多家长存在这样一个观点:“越早走路的孩子发育越好”,因而他们崇尚早学走路,他们的孩子往往在周岁前已学会走路了,他们甚至把走路早作为炫耀的资本,“你看我家宝宝多聪明,这么早就会走路了。”其实,他们错了,宝宝在周岁前不适合学走路,因为他们的骨骼发育尚未健全,强行跨越爬行阶段而进入走路阶段,只会增加“X”型腿与“O”型腿的发生率,这样的行为只会害了宝宝。
提前跑步进入“走”阶段,其实这与现行的娇生惯养的养育方式也有一定的有关,随着独自子女的增加,家长视宝宝为小皇子和小公主,尤其是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把宝宝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恨不得时时刻刻拥在怀里,见不得宝宝到处乱爬,认为爬弄脏衣服,弄脏小手,宁可抱着、用小车推着、或学步车里坐着,其实他们失去了爬行的锻炼机会,同时,他们忽视了爬行的重要性。
真心说,婴幼儿爬行的好处多多:
1、爬行能促进婴幼儿身体各部位协调发展
爬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它能促进身体各部位的生长发育。充分的爬行,能够锻炼手、腿、腰和背部肌肉,宝宝在做爬行动作时,需要双手与双脚交替活动,协调地、有节奏地运动,有助于发展婴幼儿手与眼以及手与脚的协调能力。在这些活动中,婴幼儿练习独立地移动身体的每一侧,但同时又保持着与身体另一侧活动的协调,从而促进婴幼儿身体两侧肌肉的协调发展。
2、爬行有利于婴幼儿语言的发展
人在爬行时,头部必须抬起,这样颈部的肌肉就可以刺激大脑皮层上的语言中枢,这种经常性的刺激,有利于婴幼儿的将来顺利地学习语言。有关专家研究发现,爬的时候,手与头的距离大约为30厘米,这正好是两眼焦距结合的部位,因而,让婴幼儿经常做爬行练习,有利于孩子长大后阅读写字。
3、爬行能促进婴幼儿的心理发展
爬行练习不足或没有爬行经验的孩子,会缺乏意志力,往往易受挫折,侵略性强,情绪多变,从而造成学业和行为上的困扰,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久干一件事,而有意地培养婴幼儿爬行动作,能激发婴幼儿探究陌生世界的积极意识,爬向妈妈,爬向爸爸身边时可产生安全感;爬到目的地后,还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感。
4、爬行能促进婴幼儿智力潜能的开发
小宝宝在我们大人怀抱中,只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而在爬行活动中,却成为一个探索者,通过爬行,姿态由静到动,范围由点到面,视觉与听觉都得到锻炼与发展,大大扩大了婴幼儿的认知范围,为婴幼儿扩大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识创造了条件。
下面欣赏一下我最近拍得一组照片,并发现一个小秘密,现宝宝很适合穿这个色系!
宝宝卯足了劲在爬....
宝宝,你爬得这么High啊,乐呵呵的!
对,这么认真地爬!!!

宝宝,好好爬!
爬着、爬着就开小差了,宝宝,你要认真啊,不能像小猫钓鱼一样啊!
爬,好好爬,认真地爬,爬爬更聪明!
宝宝,你吐着舌头,干嘛呢?
爬,手足配合着爬,姿势还是挺标准的嘛!
宝宝:你是累了吗,抬起头稍作休息?还是远方有啥东西吸引着你,使你驻足欣赏?
瞪着眼,卯足了劲爬!!!
宝宝是个调皮鬼,爬着、爬着牙锋痒了,连爬行垫都要啃上一啃!请问:宝宝这是什么味道???呵呵。
爬累了,实在爬不动了,还是歇息会儿,等有体了,继续!
既然爬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就让我们放手让宝宝去爬,让其在爬行中获得乐趣,且各方面也得到锻炼,但爬行中注意宝宝的安全,在大人的看护下进行,安全第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