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2016年巴黎(五)。圣礼拜堂

标签:
巴黎圣礼拜堂巴黎铁塔巴黎圣母院耶拿桥 |
分类: [我们的旅行] |


在酒店修整了会,看雨停了,到底还是坐不住看一下午的小说。
添了件薄毛衣,又出门。
想着去蓬皮杜看展,陶怡下薄弱的艺术情操。
结果出地铁一看,队伍巨长,巴黎人真是热爱艺术啊。


决定去圣礼拜堂碰碰运气。
上一趟来,拿着博物馆通票都得排长队进,时间有限,放弃的一处。
结果走到一看队伍很短,速度买票进。
圣礼拜堂是躲在法庭大院里的一处,从外边只能看到大建筑的尖顶。
院子很小,走近了更是拍不全。
好在,这栋建筑最出名的是它内部巨大而华丽的窗花。

进入是下层大厅,多弧线型拱廊,中央有座圣母像。
建筑本身的风格及色彩,让我想起清真寺,真是跨宗教的审美情趣。


上楼到正厅,简直又被震撼了。
高远的穹顶,四周巨大的彩窗,在午后阳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辉。
不由得就想顶礼膜拜。
每每在教堂在礼拜堂被震到,都会想还好我不是长期生活在欧洲。
否则这么多年的科学唯物主义真的白学了。





比较遗憾,这天下午因为出门时候天尚阴,想着轻装上阵,没有背大单反。
随身带的微单到底在弱光下表现不足。
开了极高的ISO,宽容度不佳,修片的时候觉得画面真是粗糙极了。
大致看看,留个念想吧。
圣礼拜堂的内部窗饰在整个欧洲的宗教建筑中应当都属极特别的存在。

巴黎市中心的搂都是灰蓝顶,米黄身体,统一得很。


从法庭大院出来,上桥,就能看到不远处的巴黎圣母院。
这一圈在巴黎,仿佛外滩之于上海。觉得以后再来应该还是会习惯性到这边走走。

走过圣米歇尔广场,一路沿着BUCI小街散步,沿途都是又精致又生活气息浓郁的小店。

这栋建筑的角度,让我想起了武康路。
低调的赵先生,还不肯露脸。








我说再去看看铁塔吧。
搭上M6,一路的小景充满了浓郁的法国建筑气氛。



出站沿河北上,终于看到了夏秋季绿色的战神广场。
上一趟来巴黎,初春,一路黄沙,气氛的确不一样。


穿过耶拿桥,很多人站在桥头自拍。
还有个韩国姑娘直接站在桥沿上,单脚站立,凹各种造型跟铁塔拍合影。
生生逼停边上一散步的法国老头,以为这姑娘想不开要跳河。



夏约宫广场,又见到声势浩大的法+轮+功集体练功。
上一次在这儿遇见藏+独,这趟法+轮。
我说这图能放吗?赵先生说,当然不可以。
所以大家脑补吧。

傍晚,依然M6转M1回酒店。
从稍远的出口出来,倒是意外遇到一家装修不错,味道绝佳的卡巴店!
狂赞!自从土耳其回来就没吃到过那么好吃的卡巴了!
欧洲的难民潮倒是让巴黎新开了好多穆斯林餐厅,在我看来倒是为平乏的欧洲饮食增色不少。

尤其后来到了奥地利,我真是尤为怀念巴黎价平又美味的卡巴。
什么鬼,呵呵。
放空。2016年巴黎(四)。圣礼拜堂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