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千年尘埃。2016年春埃及行(十八)。哈布城

标签:
埃及底比斯卢克索西岸哈布城 |
分类: [我们的旅行] |
在我做埃及攻略之前,并不知道,在卢克索西岸,竟然存在如此完整而宏伟的古神庙。
拉美西斯三世时期修建的纪念神庙,哈布城。
它背靠底比斯山,在一个至今有人居住的村庄边上,游客很少,非常安静。
跨进去那刻,内心震撼,竟然如此感激它被这样低估。
从独特的叙利亚门进入遗址。
叙利亚门是仿照叙利亚要塞而建的巨大两层建筑。
法老打击敌人的场景,让我想起埃及和赫梯之间的著名战役,尤其是拉二时期的卡迭石战役。
传说这是底比斯第一个与当地神祗阿蒙有着紧密联系的地方之一。
整座建筑群以拉美西斯三世修建的陵墓最为著名,而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和图特摩斯三世都在这里大兴土木。
后来托勒密时期一连串的统治者对这些建筑进行了增建和改造。
在哈布城最为鼎盛的时期,这里有神庙、储藏室、作坊、行政大楼、一座王宫以及祭祀和官员的住处。
几百年来,它一直是底比斯经济生活的中心。
而当年,异教徒崇拜被禁止后,它又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基督教中心。
这里一直有人居住,直到公元9世纪,一场瘟疫给这座城镇带来了灭顶之灾。
进入庭院就是这样空旷,没有太多游客的感觉真的比较赞。
沿着围墙像左,有一条通往楼上的阶梯。
据说向外眺望,透过神庙前的村庄,能看到南方的田野,景色极美。
可惜楼梯是被封闭的,上不了二楼。
保存完好的第一塔门矗立在神庙前,非常醒目。
浮雕上有拉三在几场战争中作为胜利者的形象。
最著名的是描绘他战胜利比亚人的浮雕。
还有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画面中的书记员正通过断手和生殖器来计算杀死了多少敌人。
真的有些重口哪。古代的书记员虽然受尊重,但这么看着也不是多好的营生啊。
厚重的塔门下,浮雕依然带着原始的色彩。
大气的第一庭院,保存完好得让人感动。
第一庭院的左侧是法老宫殿的遗址,后面三个房间是后宫。
我还特别跑进去瞻仰了一番,尽管如今已是断井颓桓。
在第一座庭院和法老宫殿之间有一扇窗户,被称为露面窗,法老会通过这扇窗接见他的臣民。
那一刻突然想起了加德满都的活女神。也是这么个小窗格。
第二塔门的浮雕刻画了拉三向阿蒙和他的妻子秃鹰女神穆特赠送战俘的场景。
石柱廊和第二庭院周围的浮雕描绘了各种各样宗教仪式的场景。
浮雕、廊柱上的色彩依然清晰,尤其刚从女王庙出来,看到这一切简直是惊喜。



进入哈布城之前,完全没有想到遗迹都可以如此完整,如此庞大。
岁月在这里似乎停滞了,仿佛只要一点点魔力,这一切都可以恢复生机,回到当年的繁华。
其实内心深处蛮感激它的不知名,没有团队游客,只有三三俩俩慕名而来的朝圣者。
这画面会深深刻在记忆中,为这冬日二月午后,却依然可以算得上炎热的底比斯故地,留下浓重的一笔。
早已被岁月侵蚀,依稀能分辨出当年雄姿的巨型雕像。
传说多年前,风吹过会发出呜呜声,仿佛巨像在说话。
可惜在修复过程中,这些空隙被填补,如今又回到了寂静的模样。
为我的摄影师存一张留影。
2016年初的埃及行,至此就结束了。
每次游记我都得拖上一年,也真是佩服自己的耐力。
关于埃及,内心有太多话。
年少时候的情结总是没那么容易被过滤,或者忽视。
心里总是有那么一块位置,永远为此保留着。
我记得从卢克索离开时,坐在几乎没多少人的机场大厅,跟当年一样热爱古埃及文明的好朋友聊起。
在微信里一句一句的说着,差点就热泪盈眶。
有终于见到了的喜悦,还有更深的遗憾。
曾经那么辉煌的文明,终归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只保留下那么一点点印记。
生存在这块古老大陆上的,已经不是当年的人种,文明亦已消逝。
入侵的外族,当年是那么强势,风卷残云般吞噬了古埃及文明,过得却不如意,靠着敌人的文明苟延残喘。
这感觉真的很糟糕,很糟糕。
先前好几个来过的人跟我说,你可能会失望。
我想了想,这是种缅怀,早就跟满意或失望无关。
风沙走石的金字塔荒漠,寂静至极的撒哈拉日出,潺潺而过的湛蓝尼罗河水,
这一切,我们来了,看了,我觉得就值得了。
直至上了飞机,我都没有太多离开的心情。
我知道我还会来的,到时候会带上我的女儿,告诉她妈妈年少时候的心情。
告诉她这是属于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拂去千年尘埃。2016年春埃及行(十八)。哈布城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