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沙坑历险——关于分享的困惑反思『40M+13D』

标签:
小莳沙坑分享反思儿童摄影 |
分类: {小莳家摄影集} |
这个春天忽冷忽热的,气温跳跃得巨大。
原本这天没打算出去,看天气预报,五一期间基本有雨,赶紧趁第一天天气晴朗去附近公园转转。
偶一人带着莳过去滴,莳爸还在睡大觉。
去的路上还特别去买了套沙滩工具,没想到因为这套玩具还引起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后边再说。
夏天快到的色彩真是不一样,太美了。
但这天在公园坐了两小时,心情实在有些复杂。
回家路上问小莳,今天玩得开心吗,小妞回答是不开心。
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想抢我的玩具。
我说玩具本来就是要大家分享才好玩呀。
回答:不好玩,他们拿走了就不还给我。我不想给他们玩。
要说的其实不是孩子愿不愿意分享的问题。
以往从家里带出去的玩具,她很愿意让别的孩子一起玩。
还很大姐头一般,一件件分出去,分配得挺好。
但这次的玩具是去公园路上刚买的,站在小莳的立场,新玩具不肯给别人玩,我挺理解的。
只是别的孩子不认可,于是有了下边的事件。
这个公园有沙坑,第一次去不知道,玩的也是别的孩子带来的工具。
后来基本都是自己带去了。
这一天算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人着实有些多。
挑了块有树荫,人相对少一些的沙坑边坐下,小妞就抱着玩具进去了。
一开始我坐在远处没留意,然后发现一个小男孩往小莳头上撒沙子,满头满脸都是。
我立刻走过去了,看附近都没大人就直接开口不可以扬沙!
在我给小莳收拾的时候,边上一个稍大的女孩,就在我眼前,举起一勺子沙,走过来,拿到小莳眼睛边上直接撒。
我顿时都有些傻了,这怎么回事。
我说小朋友,不可以这样子玩沙子的。眼睛进沙子会很疼。
这家的妈妈立刻来了,这小姑娘一看到妈妈就开始哭,说她不让我玩铲子。
这孩子目测比我们大一岁左右,对方妈妈说人家带来的不给你很正常啊。
这小妞就开始嚎,坐沙坑踢腿闹。
我一看架势不对,带小莳离开了。
当时我还没想到后边让我有感触的问题,扬沙的原因。
之后小莳基本一人玩,她既然不愿意分享新玩具,我也不勉强她。
内心深处其实觉得,经常来的人,都知道这公园有沙坑,孩子就会进去玩。
为什么不带沙滩玩具来,非要拿别人的。
分享是好事,但孩子也有自己的立场,总是有各种原因不愿意的时候。
自己都带了不就没问题了。
这点上我一直跟小莳强调,玩具是别人的,你再喜欢也不可以抢。
她还是挺认同的,执行得也还算不错。
随后孩子多起来了。
有一个大一些的女孩问小莳要,小莳不肯,她直接抢走了一个铲子。
小莳看着,倒也没有去抢回来,只是把剩余的大汽车抱到我身边放着,自己拿着小桶跟铲子又进去了。
结果来了个小男孩,一声不吭,也不看我,直接抱走了小汽车。
我当时就觉得有些滑稽,父母呢,你孩子一句不问拿了别人的东西是不是有些问题?
不跟小孩子计较,好吧,姐继续坐着。
然后到了要回家的时间,我说小莳,我们准备回家了。
小妞就开始把自己的玩具收回来,然后大概去问抢走玩具的女孩要铲子。
这个女孩大声说,小气,你真小气!玩具都不给别人一起玩!小气鬼!
我当时就愣了下。忍住没开口,静观事态发展。
小莳才三岁半不到,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局面,还不知道如何应付,没有说话。
然后她往回走的时候,这个女孩居然站起跟上,在我都没反应的间隔里,往小莳背后狠狠的扔沙子。
随后,边上两男孩也跟上做同样的事情。
这个女孩还一边尖声喊着,小气鬼!
我那一刻真的很有冲动爆发。但想到人家父母就在边上,该教育的也不是我,硬生生给忍住了。
小莳朝我走来,回头看看那个女孩手中的铲子,收拾自己的玩具。
女孩的妈妈终于发话了,说人家要回家了啊,快把铲子还给人家!
这女孩还在喊,她小气,真是小气鬼,不给人一起玩。
一边把铲子扔过来。
然后我就没有听到更多对方父母的声音了。
带着小莳离开的时候。
我心里有些发凉。
这世界怎么回事。
我们这一代人养的孩子,一点儿礼貌都不懂了吗?
分享没错,但这是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去要求别人的不是吗?
如果别人不愿意分享,你就可以通过有伤害性的报复手段来发泄自己情绪吗?
父母看到这样的状况,还觉得很正常很自然,完全不干涉不教育吗?
再回想先前被故意扬沙,八成也是因为不肯给对方玩具,人家发泄来着。
我真的有些懵了。
凭良心说,赵小莳不是小气的孩子。
经常玩的小朋友,很愿意一起玩玩具;
新认识的,到家里来玩的孩子,就算一开始不愿意,我们说下也愿意分享。
但去公园什么,类似状况还是第一次碰到。
被骂小气鬼,也是第一次遇到。
我直到写博这会都有些后悔当时没开口。
我是没想到对方妈妈,对女儿这种发泄方式居然没有一点表示。
不过,再换个思路,这样的孩子长大又能如何。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你们这么惯着,总有一天她会吃到苦头。
小莳这一路成长中,直到现在才真的陆陆续续遇到一些需要干预设想的问题。
我们在严于律己的时候,面对这样不佳的外在因素,还是得想一套对应办法的。
比如关于不能打人的问题,如果别人对你动手你该如何对付。
我已经基本放弃不可以打人这个观点了。
如果对方打你,一次可以忍,两次,三次,一定要狠狠的打回去。
否则你一定会被重复欺负。
这是我们当年一路走来的体会,孩子这一代一定好不到哪去。
但我们这个妞,被人打了坚决不哭,不注意看还不一定注意得到。
至于打回去,至今未见到一次。
成长路漫漫啊~~
至于分享,我一直观点就是,你不愿意让别人一起玩的东西,不要带出门。
之后继续执行,尤其遇到这次状况后,更要跟小妞明确这一点。
无论这个社会如何不堪,我们依然要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