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的旅行隐患,我们中招了!『18M』
标签:
小莳三亚游旅行隐患手足口病传染病18个月宝宝加油育儿 |
分类: {医院游记} |
原本这会我应该带着小莳在老家,见到外公外婆,而且小妞应该午觉睡醒跟我在逛街了。
结果突发一事,搞得我这一整天都情绪低落。
前天夜里给妞洗完澡,发现PP上有红点,跟lg讨论了下,一致认为是尿布疹。
结果,到昨天,疹子的范围扩大到外围跟大腿了。心里就有些疑惑了。
到晚饭后,给妞洗手,居然手腕上出现两个小黄豆大小的水泡疹,吓得我倒抽一口气。
按压,小莳没反应,应该不痛不痒。加上晚饭一点不肯吃,点着嘴巴喊疼。不是单纯的问题了。
立刻决定去挂急诊。
九点过才到万源路的儿科医学中心,挂号排队,见到医生已经十点过。
我问会不会是手足口病,医生说不像,红疹没有这么大,而且你们也不发烧,脚上也没有。
内科的医生没法确诊,怀疑是某种皮炎,让我们白天挂传染科,再根据情况是否去皮肤科。
传染科,这三个字就让我冒冷汗。感觉没病也会被传染到疾病了。
多少有些私心,今早冒着大雨到医院,还是直接挂了皮肤科。
漫长的等待。
临近中午终于排到,检查时候发现面积更大了。
小手上好多颗水疱疹,脚丫就一两点,不明显。最可怕的还是PP附近,都有些不敢直视。
此外,肩关节附近也有两颗。舌苔上明显水泡很大一个。
医生检查后直接断定,就是手足口病。让我们验血后挂传染科。
雨下得非常大。我们拿着化验单,抱着小莳,打伞走了很长一段路终于到了另一栋楼的传染科。
照例检查,开药。两种喷剂,一种喷疹子,一种阵痛,吃饭前喷口腔;另外两款抗病毒药口服。
小莳这个症状似乎比较严重了,红疹扩散得非常快。
不过没有发烧,没有任何其他症状,精神依然非常好。
我比较疑惑的是为何会得这个病。
手足口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属于肠道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
但关于潜伏时间,医生给我的答案跟度娘上说的两样,不是2-7天,实际有1-2周。
这样看来,肯定是在三亚期间被传染的。
传染途径很难说是什么,这里还有个在三亚的插曲。
本打算在三亚游总结里写的,现在还是拿出来单说下,也请每一位看到这篇的妈妈注意这点——
带孩子出去海边旅行,吃海鲜,一定要叮嘱饭店,彻底烧熟!
我们到达的第二天晚上去大东海广场边的一家名为“京东”的饭店吃海鲜。
点了梭子蟹。饭店大概为了求鲜,稍微蒸下就端上来了。
蒸过螃蟹的人都知道,蟹外圈熟了,内里不一定熟。
我很少在外边吃海鲜,实在没料到这点。自己吃了一口,没问题,就给妞喂起来了。
喂了好几口后我感觉肉质有点怪怪的,怎么有些果冻样。
看妞不高兴吃,我自己尝了一口,完了,里边完全没熟。让饭店返工重新去蒸,这其实是后话了。
第三天早上五六点我醒来,发现小妞发烧了。腋下体温39.2度。吃了泰诺林,退烧。
当天晚上又升温,继续灌药,睡下时已经退烧。
凌晨摸着又有些热起来,看她睡得踏实没有叫醒,继续观察。
天亮后,自己退烧了。之后几天都没有再发烧。
发烧期间精神都很好,没有其他症状。
当时我们都没想到可能因为吃了生螃蟹,还以为是前一天海里玩水受凉了。
一直到这两天突然发疹让我开始怀疑这点。
就算是活的螃蟹也不代表不会携带病毒啊!
所以再次提醒!妈妈们带宝出去玩也好吃饭也罢,一定要谨记这一点——
类似海鲜,一定要叮嘱饭店彻底烧熟!
螃蟹这类生的就算大人吃了都可能腹泻发烧的,小孩子抵抗力再好也比不上大人。
千万记住!!
其次就是人群密集地,尤其是封闭的环境中,如果有携带病菌的孩子,一起玩被传染的可能性极大。
我想起返回的航班晚点,我们在三亚机场的母婴室里待了很久。
这个房间可能为了照顾小孩子,温度设置有点高,没有透气窗口,完全封闭。
当时好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如果有人中招在潜伏期,咱们被传染的可能性极大了。
总之这些都是注意点,对我们来说重要的还是应对措施。
正好在我写博期间,这边的地段医院来电话询问病情。
了解后,告诉我生病期间不要出门,不要接触别的孩子;
小孩子的餐具奶瓶水杯,都要做消毒处理,煮沸后继续5-6分钟;
天气好点后,孩子的枕头被褥需要暴晒;
不要吃海鲜(当然辛辣也不可以,只是小孩子都不吃的),食物清淡一些,并且要吃得凉一些,否则舌苔会痛;
期间要是发烧到38度以上,或是有明显不适,立刻就医。
一周后复诊。
有些感慨上海医疗行业的办事效率哦,真的很神速。咱们上午刚去过下午就来电了。
同时询问了下,手足口是不是都伴随发烧这点。
这位医生说不一定的,他们碰到的很多例子都是没有发烧没有其他症状的。
所以这一点妈妈们也都要注意,我们也差点以为不是手足口是其他皮肤病了。
最后,虽然不想放,想来想去,还是备份下病情图片吧。
我昨晚找手足口的疹子图,就是没找到清晰的,这下要是别的宝被传染,可以对比下了。
图片都是手机拍的,因为怕相机快门声影响到小妞睡觉。醒着是绝对不会让我拍的。
手腕上的这两颗最大。
一般一周左右会消退,就算不干涉不吃药,大部分也能自行愈合的。
三岁以下小朋友容易中招,但今天在医院也有看到四五岁的娃,一样得。
感觉跟幼儿急疹差不多,只是病情更迅猛一些,样貌可怕多了。
一般没有病毒变异,也不会有后遗症啥,得过一次就有免疫力了。
旅行,原本是很好的事情,谁也想不到会有这么多麻烦随即而来。
小孩子毕竟小孩子,抵抗力太有限。爸爸妈妈们都要注意。
偶现在知道咱家妞对疹子类病毒没啥抵抗力的,以后还是得多多当心。
万一碰到个留疤的就完了。
还好这手足口不长脸上,否则我要很死我自己了。
对我们来说,接下来就是想办法骗她喝药,想办法喷喷剂,然后把小妞关在家里不让她太闷至少一个星期。
期待天气晴朗起来,要晒被子晒衣服。
从来不煮奶瓶的人,也要开始天天煮奶瓶了,至少煮过这两星期吧。
碍于大部分饮水杯都没办法水煮的,只能烫烫,准备断奶瓶的计划也得暂时延后。
然后帮妞调整下生理钟,尽量夜里十点前睡着。
吃这个不指望了,最近只能尽量别让她太饿,等舌苔恢复才能好好吃了。
睡眠就得跟进,不能太晚睡。
所幸,现在一旦睡着了都睡得极好,总体时间也有保障。
还有,今天是我们一岁半的生日。
对不起小莳,让你受委屈了。
等咱们恢复健康了,再补过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