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莳断奶完成;莳妈又连着两天夜里挂急诊『11M+9D』
(2010-11-26 13:36:00)
标签:
小莳断奶莳妈生病急疹腹泻发烧感冒呕吐上火育儿 |
分类: {小莳0-1岁} |
昨晚十点半从医院出来,莳爸喝着热豆浆吃着香喷喷的扬州炒饭,我就只能喝白粥。
T___T。
这一周来真是郁闷。
先是莳高烧,夜里去了儿科医院。
小家伙身体还是好,烧到39.5,喝了一次美林烧就退了,睡了一觉外加几天食欲食欲不振,接着全好了。
我当天开始也不舒服,又是咽喉痒又是牙龈痛的,结果几天后高烧了,就一蹶不振了。
高烧才退掉,就开始咳嗽,接着腹泻。腹泻了整整两天。
前天腹泻十几次,想想不行又去挂了急诊。
验血验BB,竟然一切正常。
医生说就是受凉了,加上最近MC来,可能身子虚,让我注意保暖。
吃思密达,吃益生菌,养肠胃。
当晚回来没事,以为就这么过去了。
可能像我老妈说的,拉干净就好了。
结果第二天一早,忘记关卫生间的窗,一阵阴风袭来,我又开拉了。
拉到中午人都快虚脱了。
躺在沙发上看走来走去活跃的小莳,恍恍惚惚的。
小妞隔会就走过来,把头枕在我脑袋边,靠我一会,又走开去玩了。
挺叫人安慰的。
但是我精神越来越差了。
午后躺床上,吃了点蒸苹果,随后发现又开始发烧。
烧到38.5后,想了想,吞了片安乃近。继续躺着。
莳爸在电话里听到我的状况吃不消了,下令我去医院,但我真的不想动。
一直拖拖,拖到傍晚,又泄水好多次,还撑着打掉三个包,打车去了市六院。
莳爸说不相信附近这个小医院的技术。这么拉怎么可能只是单纯受凉呢。
结果,到了六院,结论,还是受凉。
医生问我吃了什么,我说蒸苹果,我女儿的米粉。
医生笑了,你还敢吃苹果啊,不拉才怪。这几天就白粥、酱菜、淡馒头。
我疑惑,小孩子拉肚子不是可以吃蒸苹果的嘛,不是养肠胃的吗。医生表示不认同。
好吧,书里就当它谬论吧。反正以后我也不会冒险了。
医生说你这几天肯定吃什么拉什么,最好什么都不要吃了,不吃了就不会拉了……
当我神哦~ 可以不吃饭的~~
莳爸说,你想断奶后减肥,也用不着这一招啊~
我。
完了继续挂水,一大两小,700ml,挂了我两个多小时。
期间头还晕,肚子还是疼,快挂完时候口干舌燥话都说不出了。
等待时候还看到儿科急诊,一妈妈抱着跟我们小莳一般大一小孩大哭着救命救命地冲进来找医生。
那孩子直直地挂在妈妈身上,闭着眼睛都不像活着的。
看得我瞬间眼泪就蹦出来了……
这几天莳都跟着我妈睡觉,总算,夜里我能睡得安稳些。
昨晚回来哄睡小莳,送到我妈那里,跟莳爸把床单换成珊瑚绒的,终于觉得这一夜睡得够暖和了。
今早醒来精神好了许多,仿佛都完全恢复了,感冒也像好了似的。
早上中午连着喝了两碗白粥,期间带莳出去逛了一圈。
阳光晒着暖暖的。冬天要一直这样的天气该多好。
小莳断奶完成了。
第一天后,都没有吵着要喝奶。
我们先前就觉得莳对奶不依恋,看来是真的。
小莳真的不像大部分的孩子那么喜欢喝奶,其实胃口不小的,毕竟是生下来7斤2的小女孩。
这两天我都用滴管,可以很轻松喂进去300+,一岁后保证一天有400奶量就可以了。
不像是很难的任务。
等到莳可以自己抱着杯子喝了,我就彻底轻松了。
但这几天过去还是深刻体会到了妈妈的重要性。
对我来说,我妈帮我分担了断奶的麻烦,在我生病时尽管腿不方便夜里仍然带着莳睡觉。
很累很辛苦,谢谢妈妈!
对莳来说,我更是重要的角色,因为——
我就不那么关注几天,小莳就上火了。还是有些严重的上火。
原因分析了下,不是奶粉,因为喝得本来就少。
主要还是因为旺仔小馒头吧。
老人家还是比较纵容小孩子的,喜欢,就给。
这玩意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吃起来方便,入口即化,小孩子几乎都喜欢。
莳没食欲那两天,几乎靠这个维生了。外加俺老爸,现在,真的是非常非常积极地喂小莳。
在我看来接近填鸭式了。劝了少给些也没用,背着我偷偷给。
然后,今天被我发现,莳的上嘴唇起泡了,舌苔很厚,还有白色块块,连牙龈上都有个白色小泡。
天哪。
我也开始反省了。
生病没有办法,开店这个,完全可以斟酌轻重的。
感觉自己这两月来,有些忽略莳。
虽然还是我喂饭,抱着午睡,夜里洗澡陪着睡觉,但总觉得,心思花得不够。
今早上抱着出去晒太阳时候,看她一直把脑袋搁在我肩头,带她坐滑梯开心的摸样;
我就想着,之后再怎么忙,每天都要自己带着出来玩。
开店本来就是为了更好的照顾莳,初衷可千万别忘了。
小莳已经可以稳稳地独走两步了。
从沙发摸到茶几,不需要走到最近的位置再身子前倾靠过去。
小身子直直的,双手前伸,潇洒地两步。
小妞胆子够大,估计离独走不远了。
我的莳,一定要健康长大呀。
这几天太难受,反胃呕吐腹泻发烧,还感冒着,但心里还是老安慰的。
想着病的是我不是小莳,就觉得特满足了。
相对的,断奶的失落感因为我生病,反倒彻底没了。
挂水时候我就想着,幸好断奶了,幸好断得很顺利,否则这会我都不知道多愧疚多难受。
不喂奶了,那么多药物我也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