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案主因为婚外恋来咨询,其主要困扰并不是对老公的愧疚,而是在和情人的关系中的复杂感受。在与情人的互动中,她经验到不同的感觉,这些感觉使她困惑、入迷、纠结。
作为心理师,我亦只是纯粹地陪伴她一起去探索这些感觉,包括身体被唤起的从未有过的体验。
越来越觉得做心理师很简单,因为你只需要纯粹地支持个案的情绪和经验就可以。至于其他的,根本不是咨询师的事情。
有人会疑惑,那道德呢?这样可以吗?婚外恋不是应该被谴责的吗?
作为心理师,请你永远从人性的角度,而不是道学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生命。那些是卫道士的事情,心理师只需要中立即可。
每一段情感,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包括婚外恋,从需要来看,婚外情感只是当事人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婚外情感的发生,一定跟婚内情感的不满足相关(至于不满足是否只能向外找不是此文讨论的方向)。有些婚姻品质下降,从甜蜜期慢慢走向倦怠期,当冲突与争吵在回避中消亡,而人性的需要却不会因此而死去,于是出现了各种版本和故事,有些压抑有些出逃。
在漫长的亚健康婚姻里,如果女人没有彻底死心,女人发现关系不能再滋养到自己,伴随着需要慢慢苏醒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开始往外探寻,或者直接介入到一段新的关系中,或者进入一个漫长的自我探索中(比如学习心理课程),或者发展出兴趣甚至事业……不管使用哪种方式,都是开始寻求更多滋养自己的资源,而不愿在退缩隐忍中萎缩自己的生命。一段不同的关系,常常会让当事人有活过来的感觉。性或者情感的部分。但是并不一定能放弃原有关系中自己的某些需要。
婚外恋常常是当事人还没有发展到一个成熟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有还没有能力去追求的结果。所以心理师不管自己是什么看法、什么目标、什么取向,都请放下自己的自恋,尊重案主按TA自己的进程,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而不必替案主设计所谓的正确答案。所有的情感方向,都有案主内在的主张,包括婚外的情感,什么时候,和哪些人,如何开始如何结束,案主自然而然会去推动。
当然,多向性的关系,或者在现有关系中保持秘密,不一定都是成熟的方式。但个体的阶段不同,我们只能支持案主按照自己生命的节律,象婴儿学步般一点点迈向成熟,而不能以任何自身的“标准”施加要求。
所以,心理师实际上关注和可以工作的只是案主当下的情绪和感受,别无其他。而案主每一个当下的选择,都是最好的、最合适的、唯一可以做的。
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作者:许映凌
作为心理师,我亦只是纯粹地陪伴她一起去探索这些感觉,包括身体被唤起的从未有过的体验。
越来越觉得做心理师很简单,因为你只需要纯粹地支持个案的情绪和经验就可以。至于其他的,根本不是咨询师的事情。
有人会疑惑,那道德呢?这样可以吗?婚外恋不是应该被谴责的吗?
作为心理师,请你永远从人性的角度,而不是道学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生命。那些是卫道士的事情,心理师只需要中立即可。
每一段情感,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包括婚外恋,从需要来看,婚外情感只是当事人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婚外情感的发生,一定跟婚内情感的不满足相关(至于不满足是否只能向外找不是此文讨论的方向)。有些婚姻品质下降,从甜蜜期慢慢走向倦怠期,当冲突与争吵在回避中消亡,而人性的需要却不会因此而死去,于是出现了各种版本和故事,有些压抑有些出逃。
在漫长的亚健康婚姻里,如果女人没有彻底死心,女人发现关系不能再滋养到自己,伴随着需要慢慢苏醒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开始往外探寻,或者直接介入到一段新的关系中,或者进入一个漫长的自我探索中(比如学习心理课程),或者发展出兴趣甚至事业……不管使用哪种方式,都是开始寻求更多滋养自己的资源,而不愿在退缩隐忍中萎缩自己的生命。一段不同的关系,常常会让当事人有活过来的感觉。性或者情感的部分。但是并不一定能放弃原有关系中自己的某些需要。
婚外恋常常是当事人还没有发展到一个成熟的状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有还没有能力去追求的结果。所以心理师不管自己是什么看法、什么目标、什么取向,都请放下自己的自恋,尊重案主按TA自己的进程,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而不必替案主设计所谓的正确答案。所有的情感方向,都有案主内在的主张,包括婚外的情感,什么时候,和哪些人,如何开始如何结束,案主自然而然会去推动。
当然,多向性的关系,或者在现有关系中保持秘密,不一定都是成熟的方式。但个体的阶段不同,我们只能支持案主按照自己生命的节律,象婴儿学步般一点点迈向成熟,而不能以任何自身的“标准”施加要求。
所以,心理师实际上关注和可以工作的只是案主当下的情绪和感受,别无其他。而案主每一个当下的选择,都是最好的、最合适的、唯一可以做的。
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作者:许映凌

前一篇:开悟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后一篇:幸福这朵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