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许映凌Elim
许映凌Elim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40
  • 关注人气:1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处

(2012-08-22 23:45:37)
标签:

独处

心理

休闲

分类: 咨询师手记

     晚饭后,独自一人散了个长长的步。这已经成为自己的一个自我调节的方式,当疲劳时,就去做些运动。其实,人体大部分的疲劳都不是躯体性,而是心理性的,心理的疲劳和身体的麻木相关,所以,当我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后,疲劳的感觉就得到转移,再睡一个沉沉的觉,一切就又变得美好起来。


      其间,母亲打来电话。看到家里的号码 ,才想起确实好久没有联系了。母亲那边正好闲下来,而我的周围热闹嘈杂,我不咸不淡地应着,很快就收了线。我知道母亲的心思,也知道她的情绪,但是,我已经有清晰的界限,并且主导着与家人的关系。想来,我和父母已经达成和解。和解不是说我不爱他们,也不是我不需要他们,更不是不再有情绪。和解是我的下半生,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努力去做,而不像上半生,都在竭力想挣脱和渴望被吞噬的痛苦中。


       独处的经验从小就有。童年时,常常一个人,倚坐在楼道的楼梯里,等待着什么,那时的独处孤单而无奈。大了些,常常一个人逛街或做点什么,带着压抑或者奔涌的情绪,想通过某种方式来缓解。如今依然爱独处,但已经没有敌意和对抗,而是一种自然的和自己在一起的方式。


       独处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独自一人时,能自得其乐或者就安静和自己呆着的能力。这种能力,我到今天才算真正拥有。


       很多人耐不住独自一人的时光,一闲下来,就要把日程排满,哪有节目哪里去,否则就不舒服。害怕和自己在一起,更害怕静得只听到自己心跳的时刻。


       害怕独处的人并不是没有丰富的内在,而是害怕面对内在的东西,害怕那种失去联系的感觉,那咱曾经有过的失去联系的恐慌记忆的复苏。因为过去被抛弃或截断,致使当下显得苍白匮乏。像节日里那些应景的盆栽,因为没有根须,很难汲取营养,总是只开一季就枯萎。又像爱情,爱过伤过,仿佛拼尽了全身气力,心就荒凉成沧海桑田。


      匮乏性独处总是和纠缠性相处联结在一起,无法独处,就很难处理好亲密关系。因为匮乏,总要找个人来纠缠,方有存在感。越多的匮乏,就越纠缠,哪怕一刻,也不能等,要立即满足,比如一场场无法拒绝的艳遇和快餐式情事。


      想起近期的沙龙,成员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相继出现离奇的艳遇梦境。人性的本能复杂而多样化,相对于现实中有限的伴侣的满足,只能在梦境中表达。这是身体的需要的复苏,与道德无关。唯有的区别在于有些人身体力行地追逐与本能的高度一致,有些人自我谴责甚至羞愧难当,有些人叹息之后悄悄把欲望掩埋,有些人窃笑后坦然待之……不同的行为结果,来源于个体面对自己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而是否有独处的能力,决定了你是否有机会了解自己、诚实面对自己的并且获得接纳属于自己的一切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叛逆的代价
后一篇:孩子就是这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