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深圳公务员咬伤父亲看何为心理健康

(2011-11-17 19:16:34)
标签:

深圳公务员

咬生父

心理健康

廖某

杂谈

分类: 杂谈

深圳公务员廖某咬伤父亲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廖某先是玩失踪后来又陈列其难处希望得到原谅,但社会舆论排山倒海地一边倒,不依不饶继续穷追猛打,最后以廖某向父亲下跪收场。

 

回看这场闹剧。廖某能否真正转变?他的转变是因为舆论压力还是真的醒悟?我们无法得知。但这事件还是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到底什么标准才能称之为心理健康?!

 

看廖某资料:北大高材生,曾经在知名IT企业工作,最后考上公务员……工作能力并不弱。在调查采访中,廖某的同事完全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因为在工作上,他表现规矩,待人接物好,咋一看,就是个温和得体的人。

这样的形象,怎么看都算是个健康人。然而,他对待父亲的行为,令人觉得不正常,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有心理疾病。

 

健康的标准,就仅仅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吗?健康,指的仅仅是身体本身吗?

 

当下的对于“健康”的标准是如此的片面和单一,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健康的狭隘认知只会阻碍我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家里家外两个样是当下常见的状态,双重人格特征很明显:事业有成,家庭亚健康;和客户、朋友关系融洽,和伴侣、孩子的关系却是一本糊涂帐;在外正常,在家嚣张;对朋友温和,对家人暴躁……

我们总是不明白为何对越亲近的人越多的脾气和不满,在自己如此看重的关系上,却无法像对朋友或外人那样去经营。难道真应了那句“爱有多深伤害就有多深”?

越亲近,越无力。因为在亲近的人面前,我们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深度地展现自我脆弱,那能力最差的部分,那亦是自己最需要成长和调整的部分。

 

健康的标准是身心健康,简单说是里外一致,即能维持正常的工作之外,亦能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人的健康遵从短板原理,即最短的那块板,决定了自己的健康程度。

心理健康,往往是那块被忽略的、不被重视的短板。痛苦,也往往来自于这块短板。修葺这块短板,才是通往幸福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