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疯狂家暴
(2011-09-23 13:58:40)
标签:
李阳疯狂英语家暴偏执型杂谈 |
分类: 杂谈 |
近期传出疯狂英语的主人李阳对妻子实施家暴的消息,虽说事件并没有得到绝对的证实,然而,从李阳的人格特征来看,其可信的程度之高,就像他的疯狂英语带给人的直接冲击力一样,不容质疑。
记得是九几年就接触到了这种英语学习模式,李阳的演讲激情澎湃,所推荐的学习模式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令人有种被洗脑样的全然接受。
不去评判这种方法到底有多好,只知道这种方式很残酷。
残酷的人才能整出这样残酷的学习方式。
都知道许多事业取得辉煌的人士背后都有非比一般的故事,有着常人所不及的能力。这种能力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偏执。
偏执型的人,非常的自我,别人的话都听不进去,其潜意识里认为就自己是对的,自己就是权威,别人只需要服从。这样的人有很强的执行力。
偏执型人格很大部分来源于自卑。自信心曾经受过较大的挫伤,在当时的情境里发展出一种适用于当下的方法,于是视此方式为唯一真理并且身体力行地坚持,不相信还有其他可行的方式。缺乏弹性,因为只有相似的方法才能让自己安心,否则感觉到恐惧,形成一种极端人格特征。
物极必反。从平衡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偏执,必定有另一面来作补偿。而这一面通常不易为他人所知。这一面表现出来的很多是龌龊的、病理性的。看李阳非常态式的英语学习模式,正如其导致成功的绝对方式一样,另一面(家暴)也是如此的狂暴。
相似的还有诸如宋山木,有着因自卑而表现出来的病理性“征服欲”,更有其家人的“这也是一种成功”的扭曲认同。
心理咨询个案中有很多事业成功者,背后的家庭常常表现出比普通家庭更多的病症。外人看到的是幸福的表象,真实的是家庭中有某一个或多个成员,有很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有极端的行为表现,诸如自残、自杀、精神病。从家庭的平衡系统来看,这是一种需要,家族中一方的极端,往往牵引着其他人无意识地配合。
当下社会单一的“成功论”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偏执型人格及其“成功”。为了赚钱和事业,陷入了极端自我、自以为是的思维误区;或者权欲意识和掌控意识非常强,很多问题不能换位思考,心态不够平和和宽松。当这种偏执情绪积累到临界状态,就容易滋生各种心理疾病,或者是极端事件、家庭和个人的尖锐冲突。
什么才是成功?就像一样固执的乔布斯,在研发苹果手机时,他坚持手机上只能有一个按钮,别人都说这不可能,但他坚持说他就要这样;还有其“电梯裁员”,如果你不巧在电梯里遇上他,没有回答好他的问题,很可能会收到“明天不用来上班了”的通知,等等。因其固执,成就了不可复制的苹果神话。然而,他付出的是身体健康。偏执型的人或称完美型人格最常得的就是癌症,这又是另一种平衡。
家暴的存在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减少,这和遭遇家暴时不懂得如何处理有相当大的关系。大部分的女性遇上家暴时都显得茫然无措、恐惧害怕,事后施暴方往往会表现得特别地温柔,诚恳地道歉甚至痛哭流涕,表示以后一定改过,让人以为事情解决。其实不然,遇上家暴,不能轻易妥协,而是要尽量地劝告对方去接受心理治疗。因为施暴方的行为有着病理性成因,轻易地接受对方的道歉,反而助长其形成顽固的病理性行为模式,令对方相信,施暴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