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由心开始

(2011-09-03 20:12:07)
标签:

幸福

心理

家庭

情感

杂谈

幸福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一种心理的满足,即:需求——满足——幸福。

然而,觉得幸福的人并不多。

 

风靡哈佛大学的课程从原来的《经济学导论》换成了讲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令好多人看不懂。

因为现实现象是:我们越来越富有,可我们还是不开心!

高速发展的社会、日益膨胀的欲望、被不断渲染的金钱观……我们越追逐,越感觉不到幸福。

 

物质上的需要被满足后,却发现,没有想像中的喜悦。当你想要个IPHONE4IPAD2,总觉得有点贵,不舍得买。可是,当拥有了之后,却发现,手上的旧手机也用得挺顺手的,拥有的刹那的快乐很快无踪无影。倒不如,有着些许盼望和期待时更有意思。

 

金钱和幸福,好像是势不两立?拥有金钱,就要付出好多,陪孩子的时间、运动的时间、和家人散步的时间、独自发呆的时间……

可是如果没有钱,没能给孩子好的条件,我怎么敢休息?因此,一切,都要为钱(工作)让路。

也有人说,房子没买到,我无法放松心情,觉得很压抑。

房子是个目标,或者说是提高幸福感的工具,但不是幸福的真谛。然而,我们常常会因为物质,而遗失掉真正需要的。

那我就不去努力工作了吗?我忙成这样,哪还有空去谈快乐?

结果是,辛苦地工作,不满地生活。两个极端、势不两立,看起来被物质所绑架。

快乐,离自己越来越远。

 

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有钱人看到有个年轻人在树下晒太阳,于是问他:你这样怎么行?你要去工作、赚钱、成功、获得更多的钱……

年轻人问他:然后可以做什么?

就可以很悠闲地在树下晒太阳呀!

我现在不就在树下晒太阳了么?

 

幸福变成了一个终点,或者目标,没有达到,就没有资格幸福。

 

以为只要努力工作,幸福终有一天会降临。其实,幸福已经在你一次又一次的忽略中悄然离去,当有一天,你想寻找它时,发现不知从哪开始。

 

幸福是从内心而来,从感受而来,而不是因为外界本身。只有你的内心从某事某物感受到了某种喜悦,才能感觉到幸福的所在。

 

我们习惯性地忽略内在的需要,因为向内寻探索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能量,因此我们都向外寻找更容易获得的答案,只是内在的需要不会消失,所以,无论获得多大的外在成功,如果没有内在的支持,都觉得不够幸福。

什么才能给予内心实在的拥有感、喜悦感?

当我们没有去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时,觉察不到内在的不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不开心,以为只要拥有更多物质就可以,于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努力地获取更多的金钱。或者把这个不满的感受发泄到工作中去,让工作代为受过。其实很多的工作情绪都从生活中而来,都从内心的不满而来。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推诿。受害者是自己。

 

追求更好的物质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以什么为代价?感情、健康、快乐?

那追求物质的意义是什么?

 

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在获取它的过程里我们的成长。

有钱人,被尊敬的是其财富还是其他?

累积财富的过程中,是否以情感破产为代价。

 

幸福是可以保持内心与行动的最大一致性。而不是谁比谁住更大的房子,拥有更多的财产。幸福是你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幸福是在努力获得财富的过程你同时拥有快乐。

 

最后,沙哈尔辞去了哈佛大学的职位,和家人回到自己的国家,好多人不理解:这么好的职位,多少人梦寐以求!

沙哈尔的理由很简单:幸福就是拿出时间,与你珍惜的人好好相处!

 

幸福不需要等。

幸福不可以等。

幸福就在当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