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朝时代中华在外国人心中的地位

(2013-05-10 22:07:35)
标签:

杂谈

本文章摘自柏扬的中国人史纲,看看唐朝时代中华在外国人心中的地位 。

首都长安,集中全国精华。它除了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外,同时还是全国商业中心。跟任何国家的首都一样,长安市民大部份是消费者,人口密集。内有东西方四十余国侨民,包括远自非洲来的黑人(崑仑奴)。他们很多在长安永久居留,开设商店酒家,用西洋女子作招待(胡姬),以与中国的男性酒保竞争。他们往往跟中国人通婚,连姓氏也都中国化。大多数都操中国语文,而且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有些人还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政府正式官员。如进士及第的李彦升,就是阿拉伯人。



中国被当时各国崇拜的程度,远超过其他两大超级强国,因为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对宗教是排斥性的,只有中国对各种宗教兼容并包。回教随着阿拉伯人的足迹先到中国,此外还有景教(基督教的一支)、祆教(波斯拜火教)、摩尼教(波斯阴阳教),先后都传入中国,教堂寺院,各地林立,尤以长安为最多。



中国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中国的各国人民,大多数以成为中国人为荣。他们来到中国之后──西洋人多为经商,东洋人多为求学,便不想再返回,千方百计的要留下。各国派到中国的使节,也往往不肯返回他的本国,就在长安定居,有些使节到中国已四十年之久,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从言语到文字,全盘华化,但他在法律上仍是外国使节。本世纪(八)八○年代时,这种只来不去的使节,就达四千余人。他们来的时候,中国富饶,各国朝贡使节,一进入国境,中国政府即负责他们的饮食住宿,四千余位(而且有增无已)使节,四十余年招待,使第二个黄金时代结束后的中国政府不胜负担。七八二年,宰相李泌命他们选择,或仍保持他们的国籍,那就得早日回国;或放弃他们的身份,成为中国国民。结果全部归化为中国国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