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植物》教学案例

(2009-06-22 19:08:08)
标签:

教育

分类: 案例分析

多向互动人人参与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植物》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本次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中的各种动植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语题的讨论,培养他们发表见解,倾听发言、收集资料等多方面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口语交际的实践,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设计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话题

1.猜谜导入: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想知道它是谁吗?我可不能立刻告诉你,请你来猜一猜。它是长着四条腿会跑的小动物,它十分乖巧,能懂得人们的意思,他有一只嗅觉灵敏的鼻子,肉骨头是它最爱吃的。

2.课件播放: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对了。看,它就是人类的好朋友──狗。

3.示范介绍:小朋友都见过可爱的小狗,有的可能还养过狗吧!老师家也养过一条狗。它呀,可有意思啦!我每天下班回家,它总会在门口迎接我,一看见我就亲热得不得了,又是朝我甩尾巴,又是用舌头舔我的脚。要是我不去理它的话,它就会后腿一蹬,前腿挂在我的裤腿上,缠着我不放,非让我抱抱它不可,唉!真拿它没办法。

4.引导交际: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呢?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关于狗的趣事,有什么不明白的还可以互相请教。(这一设计意在为学生的交际搭桥,给学生一个发表见解,解疑、请教的空间,同时更是对学生倾听的检测,促进学生认真倾听,听有所感,有感而发。)

5.倾听反馈:听了刚才我们之间的交谈,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呢?及时表扬专心倾听的同学。

6.揭示话题:在这个世界上,有趣的动植物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动植物介绍会,谈谈有趣的动物、植物。

二、小组合作,多向交际

1.小朋友们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种动物或植物介绍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了前面教师的示范,学生有话可说。)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可以像刚才一样,对别人的介绍进行补充、发表看法、不懂的可以提问,但要注意说话大方、有礼貌。(提出听和说的要求,让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

2.组长为组内讲得好的同学贴上一颗星,并选出介绍得最棒的一个作为小组代表。

3.小组代表上台交流(黑板上贴上图片)。

祝贺你们被选为各组的代表,大家都很想知道你们介绍的是什么?能向大家说一说吗?(如果有同一样内容的,合为一组)。

小朋友们,你们最想听哪些动物、植物的介绍?

由于时间关系,选定3-4种,要是你还想了解其他几种动物和植物,呆会儿到小组里去听一听,问一问吧!(请其余几位代表回座位)

4.师生随机点评,说说谁介绍得最有趣、最生动。优胜者贴上一颗星。

三、重组小组,互相交际

1.听了这些小朋友的介绍,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你还想了解更多的动物植物吗?请各组代表起来,你们就是小小介绍员。小朋友们对什么最感兴趣,或者你还想了解什么动植物,就请你到那位介绍员一组去,听听他们的介绍,谈谈自己的想法。(可以问一问,说一说)

2.听了介绍员的介绍,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呢?

把你的收获告诉你的同桌。(谁讲得好,就奖励给对方一张贴纸。)

四、激发沸点,自主交际

大自然里的动物、植物千奇百怪,多得数也数不清,在我国云南省的原始森林里就生长着这样一种草(课件播放)

1.你知道它是什么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2.听了这位小朋友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提问,发表看法……)

五、总结

通过这个小小的动植物介绍会,我们了解了许多有趣的动物、植物,有了许多新的收获。要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到书本中去探索去发现吧!

【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课不同于以往的语言训练课,它是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听者和说者双方要不断发出信息、接受信息。它的本质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双向”和“互动”是口语交际课最根本的特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创设了多个回合,多个层次的交际形式,如师生交际,小组合作中的生生交际,重组小组后与别组同学的交际等,让每个学生都有交际互动的机会,人人参与到互动中来。根据自己的兴趣,重组小组自主选择互动交际的内容,是本堂课中一个大胆创新,这样,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创设了多向互动的机会。在多次交际互动后提供一种学生不太熟悉的感到新奇的植物──“毛苔”,引发学生的讨论、介绍、询问等,达到本次口语交际的沸点,激发探索动植物的欲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