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阶段性总结
(2009-06-22 18:53: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总结 |
课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阶段性总结
本课题自立项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指导研究工作,强化学习,更新观念,努力优化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方法创新与应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这两年来我不断探索与实践,现将课题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新课程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在我校学生大多是外地人口,方言居多,再加上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小孩普遍存在声音小、说不清、说不完整一句通顺流利的话,即使能表达但也不自信,还有口语和书面语、方言和普通话混为一谈。透过这些现象我们感觉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迫在眉睫,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出发点。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言语交际活动包括说话和听话两个方面,说是言语的运动和表达过程,它主要通过言语运动分析器活动实现,而听话是言语感受过程,它主要通过言语听觉分析器和言语分析器活动实现。七八岁儿童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认为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努力使学生具有日常交际基本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2、创设生活化口语交际情境,培养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培养低年级口语交际的途径与策略。
四、课题研究策略及方法
(1)口语交际要先定好交际目标
每次口语交际前有目标地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获得材料,使学生懂得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进行倾听、访问、信息处理等能力训练。学生汇报时才会精彩。如我在执教《有趣的动物、植物》时,我让家长给予配合,收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这样就能将单纯的口语交际向综合性学习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2)口语交际要创设情景让学生双向互动
(3)口语交际要指导学生交际方法
(4)口语交际要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通过口语交际的课题开展,学生初步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做到: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存在问题
可以说,老师和孩子一样,经过探索和实践,收获甚多,自身发展得到提高令人感到喜悦!但我们从实验当中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1、在认识上有所提高,但在实际运用中有时会原地踏步,这一点,有待改变。
2、口语交际的最高境界是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心与心的交流,如何能更有效地调动起孩子的情感,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碰撞?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把实验中已经获得的经验,与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揉和在一起,继续不断搜索、不断研究、不断扬长避短。
西乡共乐小学语文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