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瓷器中的葫芦瓶

(2016-09-07 00:54:51)

      葫芦,拉丁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 Standl。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

    葫芦是一种植物和食物,老而干化的葫芦,又可以作为一种器物,用于盛酒、油、水或者储物,例如各种药物、粉状或者颗粒物,而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也是源远流长。

http://i01.pictn.sogoucdn.com/94f3c963a3255013

(图片来自网络)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还曾出现“葫芦崇拜”文化。诗经说:“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古人认为创世纪之前,混沌的宇宙,其天地合一的状态,仿佛一只葫芦。而世界创生的过程,则被他们形象地理解为这只葫芦从中央剖开,从此天地剖判、阴阳分离.因为古人将葫芦视为阴阳合一的载体,所以上古时期的婚礼上有“合卺”一项:把一只葫芦剖分为瓢,新郎、新娘各执一瓢,相互为对方漱口,这种象征“和合”的行为就是“合卺”,“合卺”借指成婚也是由此而起,后来婚礼上饮交杯酒的习俗就是由此衍生的。宋代时,“合卺”礼毕,将盏掷于床下,使一仰一覆,表示男俯女仰,阴阳和谐,带有性象征,所以,葫芦最原始的吉祥寓意就是夫妻和谐美满。另外,葫芦多子,故又有了子孙满堂的象征意义。再有,若是连枝带蔓的葫芦图案,它还象征着家族绵延无穷、万代兴旺,这是因为“蔓”与“万”同音,“蔓带”与“万代”谐音。

    葫芦也常作为一种装饰物,有的直接就涂上颜色,有的则画上图案,或者精雕细刻,也是自古有之。

http://pic18.nipic.com/20111210/8085896_190529436119_2.jpg

(图片来自网路)

    葫芦瓶是瓷器中一个常见的器型,其实不止瓷器,铜器、玉器、木器等也屡见不鲜。常见仙人、道人腰胯葫芦,平时装酒,有事当神器,总能派生出许多奇妙之事,或者用来装丹,或者用来渡海,或者用来施医,或者用来收妖,总之是幻化无穷,奇妙不可方言。加上“葫芦”与"福禄"谐音,型似“吉”字,寓意美好吉祥,自古便为民所爱,遂成为瓷器的传统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时,因皇帝好黄老之道,此器尤为盛行,至清代诸帝推崇佛教,葫芦器便也摆上供台,求吉祈福。

  宋元时期各窑口大都有烧制,早期大不过真葫芦,较小。从元代起出现了八方葫芦瓶,尺寸也渐渐放大,有的甚至高达一米。从器型上来说,又不断变化,尤其是到皇家,很多时候采用上圆下方式,蕴含天圆地方之意明清两代,葫芦瓶大量烧造,器形也有较多变化,有方形、圆形、蕴涵天圆地方之意的上圆下方和多棱形等许多品种,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名称,例如永宣时的“抱月瓶”即为变形的扁腹绶带葫芦瓶。及至清康熙时,成为主要的外销瓷品种之一,器形也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现三节或四节式葫芦瓶.雍正以后,创制一孔葫芦瓶,嗣后变化多端,其中器口内敛,卧足,饰对称如意绶带耳者又演化为"如意尊"。

  葫芦瓶的品种很多,但凡制瓷窑口,几乎均有烧制,青花、五彩、五彩描金、仿哥釉、茶叶末以及蓝釉、白釉、黄釉等其他单色釉。纹饰大多带有道教色彩,也有书写吉祥文字的,或者绘制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博古图案,不一而足。

  品种有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仿哥釉、茶叶末以及蓝釉、白釉、黄釉等其他单色釉。纹饰大多带有道教色彩,也有书写吉祥文字的。河北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清代青玉童子葫芦瓶,就堪称精美的工艺制造:此瓶为带盖葫芦形,中空,瓶外壁雕刻有两只爬伏在枝叶上的蝙蝠,瓶下部两侧,各有一个头发植绾成双髻的童子,双手抱瓶。此瓶不但生活气息浓厚,更可谓是传统文化中葫芦吉祥寓意的集中体现:一方面,玉瓶本身个“吉”字,同时葫芦又是连枝带蔓的,蝙蝠也是幸福和好运的象征,所以,综合起来看,其整体寓意就是:吉祥幸福。

http://mmbiz.qpic.cn/mmbiz/piaZAx7c9teiaofG7d3iaRnv08Lfw4DM6dpG1gs3QqHqjxiacBIaYPEX9AQiaUsVPypAPab3kkn1rAJEZebhPcJgan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图片来自网络)

    在现代,不少人将葫芦当作常用的风水道具,因为它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将好的气场收纳为己有,也可以将坏的气场吸收殆尽,不至于造成危害,是辅佐风水布局、加强感应的绝佳道具。葫芦瓶这种特殊的器形,在收藏市场上很受欢迎,收藏家们普遍认为葫芦瓶最有品位、寓意吉祥又是风水吉器,所以倍受追捧。种类最多、档次最高是在宣德至乾隆时期,而且,做葫芦瓶比其他瓶、罐难度高,关键是葫芦瓶中间有束腰,上下部分都鼓,整体造型还要求传神、自然流畅。自乾隆以后,葫芦瓶的制作要逊色很多。闲来无事,给大家欣赏几个收藏的精品葫芦瓶。

    第一个自然是汝瓷。汝瓷以小件为多,葫芦瓶也不例外,大多不会超过20公分,但本件葫芦瓶却是汝瓷中难得一见的大件,高达28公分,色呈天青,偏灰,紫口香灰胎,泛肉红,开冰片纹,宝光四溢,如玉似脂:

http://s15/mw690/001KvADXzy74E7Tx9Zs8e&690

http://s12/mw690/001KvADXzy74E7UbxBFeb&690

第二件还是宋瓷,这次是哥窑,哥窑中的葫芦瓶很多,而且器型千奇百怪,例如双耳、出戟、玹纹,两个肚子尺寸比例也很不一致,本人这些器型的哥窑都有,但下面这件是个中规中矩的哥窑葫芦瓶,即使是这样,上面的小肚子仍然是小而长,下面的大肚子则扁而大,比例有点怪,浅米黄,开大片,釉层比一般哥窑稍薄,高27公分,大件哥窑,紫口铁足均不明显:

http://s5/mw690/001KvADXzy74E9g65tad4&690

http://s5/mw690/001KvADXzy74E9h9X8wa4&690

第三件,官窑,官窑的葫芦瓶在这几件中最小,只有23公分,极品南宋粉青官窑瓷器,釉面玉质感强烈,紫口铁足,让人爱不释手:

http://s4/mw690/001KvADXzy74EaiKxlp23&690

http://s9/mw690/001KvADXzy74Eajd1Q428&690

第四件,来看一件乾隆年的金彩瓷器,白色釉面上,上珐琅料绿色为底,绘的应是仿青铜器上的变形夔龙纹,以变形的寿字做底座,高32公分,长颈,描金,我特别喜欢它的白地,在松绿釉的映托下显得非常特殊的美:

http://s3/mw690/001KvADXzy74EaT3e4W82&690

http://s13/mw690/001KvADXzy74EaKw4m80c&690

    乾隆帝真是个创新不断的怪才,历史上很多独一无二的器型都仅出现在乾隆时期,真应了那句话“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即使是珐琅彩这样珍贵的材料,乾隆爷也是唯恐不搞怪就不足以体现他的才情,也不怕万一烧坏了,浪费许多材料和画工。下面这件珐琅彩的葫芦瓶就体现了乾隆爷的霸气,大有“我是皇帝我怕谁?”的任性味道,做一个高达40公分的葫芦瓶,大肚大,小肚小,还撇口,先铺金地,再绘西番莲、牡丹、菊花、荷花等缠枝花卉,最后用蓝色描“锦上添花”状人字纹,极尽繁复,精致,这件玩意,单是描那整齐的蓝色"人”字纹,丝毫不能乱,估计都会要耗费一个月。面对这样的瓷器,不知该是赞叹呢还是该骂乾隆不将画工整疯不罢休的姿态:

http://s16/mw690/001KvADXzy74Ee82zIH0f&690

    我还见过乾隆款的高达一米的青花葫芦瓶,够大吧?因为大,型似“吉”字,所以常称这种较大的葫芦瓶为“大吉瓶”,取大吉大利之意。乾隆爷可是够讲究寓意的,也够迷信的,这也是为什么清代时文字狱为历代之甚的原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