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晚餐的辩论大会!
(2011-12-24 10:55:39)
标签:
老子道德经文化 |
分类: 个人杂谈 |
今天和一群朋友吃完圣诞晚餐,不知怎么的,就开始了一场晚餐后的辩论大会。
讨论主题1:
我说小孩的0到3岁的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所以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到老,所以有了现在盛行的胎教。
没想到在场的两位妈妈都不同意我的观点,他们说3岁前连记忆都没有,怎么可能变得重要?
我说记忆和意识习惯是两码事情,你没有记忆,不代表你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意识和自然习惯反应没有影响到后来的人生。更何况研究发现0到3岁脑部的成长发育所能够开发出来的潜力,是你以后一生教育的总和。到四岁孩子的脑部就基本发育完成了。而我所指的教育并不是什么科学文化知识的开发,而更多的是让你的孩子变得'健康、聪慧、性格好'。
这个健康更多指的是心理、习惯和性格上的健康。
然后就是几个妈妈叽里呱啦的反驳我。
好吧,我没有权利发言,因为我还不是妈妈,但是我能比较出0到3岁受到父母特别教育的孩子和没有受到父母特别教育的孩子的差别在哪里。不是说你们的孩子不好,只是他们可以更好,尤其是在习惯和性格等等方面。所以孩子特别喜欢我,不是没有道理。
讨论主题2
我说月薪1万到2万的,在上海的生活还是很累,很没有安全感。赚5万的也累,因为付出精力、时间更多。他们反驳我说他们认识的谁谁谁,一个月2000元,或者一个月3500元还是过的很快乐,还可以买十几万的车、买80多万的房、可以养孩子,买进口奶粉,还经常去香港旅游。因为知足常乐,快乐的定义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
我说首先你让那个赚3500元的可以买车买房的介绍给我一下,我给他一个月7000元,麻烦他给我买一样的车子一样的房子,因为我很佩服这个人的理财能力。后来那个人说是家里父母支持的,包括帮助带孩子养孩子,反正那个赚3500元的人也不觉得怎么样,反而觉得很快乐,对生活没啥特别的要求。好吧,听到这里我住嘴吧!
另一个赚2000元的,是和父母同住,30多岁的女孩子,不谈恋爱不结婚,经常可以去香港玩,那个女孩子跟她们说她过得也很快乐。到这里我还能说啥?
我说我所谓的生活过得累,是建立在最基本的正常的健康的生活形态下的,指的是小夫妻独立生活,就算父母帮忙出的首付,但是自己还要还按揭,有孩子,是一对有责任感的父母,希望给孩子好的教育,并不是说要送去贵族学校,只是孩子对父母说我要学钢琴,而父母可以有这个能力让孩子去学她们想学的东西,能够在节日的时候孝顺一下父母,能够在假期给全家一个不算奢侈但是舒服的旅游假期。以上的这些是我所指的正常的生活形态,而大多数的上海人,年轻的夫妻家庭应该还是觉得过得挺辛苦的。
但是我的朋友居然跟我说那是现在中国很正常的生活形态,是大多数的生活形态,所以这就变成正常了,啃老的,那没什么,因为都是没办法。那些人都过得很快乐,她们这叫知足常乐,然后又绕回了她们说的赚3500元的和2000元的那两个人身上去给我举证去了。
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孤独,发现自己是和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从什么时候开始'知足常乐'变成了懒惰、不负责任的借口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知足常乐'变成了失败、无能的自我安慰的良药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知足常乐'变成了可以不求上进、不去学习的理由了?
先秦的老子要是知道《道德经》里他所要表述的人与名利的辩证关系被后人曲解成这样了,他会是何想法?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认为: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他并不主张去欲、无欲、绝欲,他认为人们需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也就是说基本的吃、穿、住以及文化生活这些自然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但是对于自然之外的人为欲望,即人们常说的身外之物,如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他则主张减少到最低程度。执著于名利场的人,只会耗尽精神,费尽心机,失去自我,他们积藏的东西越多,实际上失去的就越多,包括人的精神、人格、尊严、品质等等。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忧患,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什么是知足常乐?不是说你今天赚2000元一个月,对生活没啥要求,和父母住,吃父母的,自己觉得快乐这就是快乐了。是的,你可以觉得自己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不负责任的快乐,是不正常的快乐。除非你真的命很好,可以这样过一辈子,并且是独生一辈子,没有孩子家庭的过一辈子,不然有事了,你真担不起这个养家糊口照顾孩子的责任。
所以别把知足常乐作为自己可以偷懒不努力的一个借口,别把老子的道德经里讲的: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的这句话真正的含义给扭曲了。任何的快乐都是要建立在基本的道德底线上的,这就是今天我说的基本的健康的生活常态这才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的底线。
即使你的价值观、道德观、生活观已经形成、无法改变了,也千万别把这种想法传递给你的孩子。但也不代表你必须走极端,逼着你的孩子非要有钱,高薪高职位,出名等等作为追求成功的标准。
正确的理解知足常乐的含义,那才是最重要的道理。我曾经在我的微博写过一篇文章,取名为 Faith.在那里我就已经写到过关于我对知足常乐的理解。知足常乐在我的理解是:惜福,而不是放弃对工作和生活更高一层的奋斗和追求。
好吧,套用我哥给我的座右铭: 乘道德而浮游。一切价值重估。
我无法、无力、无权去改变别人,我只有重新评估,让自己浮游到自己的那一头足以!!!
突然我觉得自己花的时间的这场辩论非常的无聊。
我洗洗睡了,祝大家圣诞快乐!!!新年万事如意!!!
前一篇:写给12月8日生日的自己!
后一篇:12月18日,我们的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