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潮池(tide pool)中的海洋生物——新月湾探奇之二

(2011-12-17 02:52:03)
标签:

加州

新月湾

海星

海胆

潮池生物

分类: 旅美见闻

    这位美国老头正认真观察着他面前的小水洼中的生物。这个小水洼是退潮后留下的,就称为潮池。

http://s8/bmiddle/5f90f097gb43aa2cb6477&690   

    下面照片中,潮池里的海洋生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生气勃勃。最大又最清晰的是两个海星,一个金黄,一个红紫。许多带刺的是紫色的海胆。还有绿色的海葵。至于小鱼小虾,以及不认识的海洋生物比比皆是。

http://s14/bmiddle/5f90f097gb43aa458272d&690

    瞧,在这条岩石缝中,挤着多少个海星?又粘着多少贻贝?还有海草、海葵等等。这里的生物密度之大,令人吃惊。

http://s11/bmiddle/5f90f097gb43aa5ff6e1a&690

    在这些生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海星了。它不但个头大、颜色鲜,而且数量多,随处可见。

http://s8/bmiddle/5f90f097gb43aa74b6fe7&690

http://s9/bmiddle/5f90f097gb43aa89b3078&690

http://s1/bmiddle/5f90f097g786c4433c5a0&690

    谁能想到栖息于海底沙地或礁石上,平时一动不动的海星,却也是食肉动物呢!不过实际上就是这样。由于海星的活动不能像鲨鱼那般灵活、迅猛,故尔,它的主要捕食对象是一些行动较迟缓的海洋动物,如贝类、海胆、螃蟹海葵等。它捕食时常采取缓慢迂徊的策略,慢慢接近猎物,用腕上的管足捉住猎物并将整个身体 包住它,将胃袋从口中吐出、利用消化酶让猎获物在其体外溶解并被其吸收。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海星为了便于捕食,它的嘴巴是长在腹部朝下,而它的肛门却是长在背部朝上。

http://s3/bmiddle/5f90f097gb43aab4cff72&690

我们已知海星是海洋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的捕食起着保持生物群平衡的作用,如在美国西海岸有一种文棘海星,时常捕食密密麻麻地依附于礁石上的贻贝(淡菜)。这样便可以防止贻贝的过量繁殖,避免贻贝侵犯其他生物的领地,以达到保 持生物群平衡的作用。

    海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食用价值却不大。海星实在没长多少肉,也算不上美味,但也有人做成如下图的“海星圣汤”,以饱口福。

http://s12/bmiddle/5f90f097gb43aae0b878b&690

    在上面的图片中,在海星身体的下文都有不少带刺的紫色圆球,在整个礁石四周长有许多。这种海洋生物叫海胆。

http://s8/bmiddle/5f90f097gb43aaf92f467&690

    看起来海胆真的很像从礁石中长出来的一种海洋植物,但实际上它却是货真价实的动物,海胆(Echinoidea)是棘皮动物门海胆纲的通称,属无脊椎动物。我们在潮池中捡到了两个漂亮的硬壳,不知是什么东西,询问在一旁的工作人员才知道,这是海胆的内壳,通俗地说,这是海胆的骨骼。

http://s4/bmiddle/5f90f097gb43ab123cf33&690

http://s12/bmiddle/5f90f097gb43ab27887fb&690

    海胆的种类很多,现存的有8、900种,而古老的化石有多达5000种以上,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

http://s8/bmiddle/5f90f097gb43ab3a666c7&690

    海胆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很高。在广州、厦门食肆上,大都把海胆用于清蒸。其制法是:先用锯把海胆壳顶端锯开一个切口,然后从切口中注入适量蛋浆,与壳内的海胆卵(海胆黄)拌匀,原个蒸熟,可谓地道的原汁原味。此种吃法,老少皆宜。

http://s14/bmiddle/5f90f097gb43ab4b1895d&690

    吃海胆,新鲜最重要,要吃就要吃真正的生海胆。 最美最原生态的海胆吃法:在海胆壳顶端,清理出半个壳大小的口,取出海胆的内脏,留下海胆黄,然后淋上柠檬汁、生抽、辣芥酱混合的汁。不用蒸,不用煮,就这样原汁原味的吃!

http://s4/bmiddle/5f90f097gb43ab6152543&690

    上面海胆的两种吃法,你喜欢那一种?我给你从新月湾捎点回去,你自己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