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恋(散文)
(2021-02-04 22:26:42)分类: 散文 |
海之恋
小时候,我生活在内陆,没见过大海。
地理课上,老师讲七大洲、四大洋;讲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老师还讲“三山六水半分田,还有半分不人烟”;讲“海乃百川,有容乃大”;讲“大海是蓝的,海水是咸的”。。。。。。我都听得津津有味。
水是无色的,为什么大海是蓝的?水是无味的,海水为啥是咸的?大海的神秘,无不吸引着我。
《辞海》注:海为百川汇集之处;海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第一次去上海,我特地到吴淞口乘船去崇明岛玩,目的是为了看大海。到三亚开会,我乘轮船前往还是为了看大海。我特地尝过海水,的确是咸的。03年去日本,飞行中我一直俯瞰着浩瀚的大海,海中的小岛,海面的大船,让我领略到了海洋的广阔与浩瀚。以上心情与感受,都是我的海之恋吧。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水是地球的血液。水是人生存之本。我崇尚水,我敬畏水。人说干渴比饥饿更难受,故有“渴望、渴求、渴慕”之词。下乡我到一山区,当地有“宁舍两个馍,不施一碗水”说法。沙漠绿洲是水的功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都说出了水的重要与宝贵。
知青上山下乡那年代,我校考试有填空题:中国的四大海是:1.--- 2. --- 3. --- 4. ---。有学生答:上海、青海、北海、中南海,一时成了笑料。我周围的人,没见过大海的不在少数。我听说,没见过大海的云南人曾问:“什么是海?”答:“大海是很多、很多、很多水的地方。”故此,云南人把大湖都叫“海”了。如:洱海、滇海(滇池)、碧塔海、阳宗海、中甸海。
2015年4月26日 ,我飞往美国的迈阿密由那里转乘游轮走大西洋到墨西哥一游。游轮排水量10万多吨,如此一座高楼个庞然大物稳稳当当地行驶在海面上,我惊叹人的智慧,也惊叹水的浮力。我赞扬大海的任劳任怨。这艘游轮,据说是全球最大的Carnival(嘉年华)游轮公司的Conquest(征服号)。船体水面上方高达15层楼,当船乘客4000余人。船上10层是生活娱乐平台,有两个大游泳池、首尾自助餐厅、滑水旋道、休闲躺椅,温泉池子、舞台等设施等。游轮是一个水上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的人种欢聚在一起,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是一个微观大世界。在游轮上,我体验着全球化的生活方式。
世界地图上,有寒流、暖流标示。我曾纳闷,水往低处流,大海的水没落差怎么会流动?今眺望大海,我见海水真的有流动的印迹,蜿蜒像一条河。海水的远与近、深与浅、动与静,在不同角度的光照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走向深蓝是说走向更远更深的大海。大海也色彩斑斓。坐在舷窗前,抬头望着茫茫的海面,我陶醉在万顷波涛之中。四面茫茫无际的海水与波涛,这样大的船也如一叶小舟。俯瞰船下,是一拨拨由船底涡轮推出的波涛与滚动的浪花。浪尖飞溅水花呈白色。海水深蓝,浪花雪白,有形而来,无形而去,时刻在行进中的游轮边生生不息。浪落在涌动的水花中,淡绿色的海水呈现着晶莹剔透像祖母绿宝石镶嵌在水面上。海风刮大了,轮船四周怒涛汹涌,船体颠簸,不见陆地。顿时我想到洪水猛兽般可怕。水可以载舟,水也可以覆舟。古人的论述无疑是智慧的结晶。对茫茫大海的恐惧感油然而生,让我心里发怵。
天将亮,我和老伴登上船头。一轮红日从海平线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朝霞簇拥,蔚为壮观。阳光洒来,一道晨阳铺水中,波光粼粼的光花在跳跃。几天来,登船头看日出观日落,任阳光把我的身影挤短或拉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诗句“能不忆江南”带我思念远方的故乡。
一生中,我有个流动的家,我是个奔波者。“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李白诗写“海客”为“远行者”。从黄河之滨太行山下来到大西洋中,如今的我远行了,也算是“海客”了。海客寓意着奋斗之精神,难道我身上也有一点?
游轮到Key West,人说是美国的“海南岛”。椰树成行,雕塑尊尊,建筑独特,风光宜人。第二天,船到墨西哥,我和远古的北美玛雅文化有个亲密的接触。大船来到Caymen Islands(凯曼群岛),此属英联邦,我竟然到英国了。乘潜艇下水我看到了海底世界。山体、平原、山沟、珊瑚林,海草丛,千年龟,热带鱼,断壁残垣的建筑物和沉船等,在阳光的照耀下,我都看得清清楚楚。海底下也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如此享受大海,一生中是我做梦也没想到过的。
青山未踏遍,人我已经老。虽如此,有大海滋润着,人生我多了一份满足。
飞机腾空而起,告别大西洋,我里心对大海充满着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