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储备货币的多极化嬗变

(2010-03-08 21:07:00)
标签:

杂谈

分类: 世界经济

《人民日报》约稿,尚未发表,谢绝转载

    正如1929至1933年大萧条以及随后的二战最终奠定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一样,2007年至今的次贷危机可能再度改变未来的国际储备货币格局。次贷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也挫伤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金融产品的信心。一旦美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下降,那么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以及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等基本面因素将重新主导美元汇率走势。而如果美元汇率走上持续贬值的熊市之路,其单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就岌岌可危。

   目前国际社会针对未来美元地位的消长存在广泛争议。法国总理萨科奇、俄罗斯总统梅德维杰夫以及世界银行行长佐立表克等政要相继表示,多元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迟早要在货币层面上得以体现,多元化的世界不能建立在单一储备货币的基础上;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前途令人怀疑,将会有更多货币成为美元的替代选择。然而,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与IMF总裁卡恩针锋相对地指出,鉴于美国经济以及美国金融市场在全球的领先地位,鉴于没有一种竞争对手的货币能取代美元,鉴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是一个长维度的历史进程,在未来数十年内美元不会丧失其主导性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美元地位的相对下降是难以避免的趋势。从汇率变动的基本面上来看,其一,在新的技术革命(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真正成长为新的增长点之前,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将显著落后于新兴市场国家;其二,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与危机后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客观上形成美国政府通过美元贬值来消除双赤字的激励;其三,一旦美联储不能顺利退出“定量宽松”政策,通胀率的飙升也会加剧美元贬值压力。从汇率变动的资金面上来看,随着危机后全球机构投资者去杠杆化的结束,短期国际资本将撤离美国国债市场,重新流入全球的风险资产市场,这种美元套利交易的勃兴也会加大外汇市场上的美元贬值压力。持续的美元贬值压力将会降低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从而削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然而,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的嬗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很多时候,国际储备货币不是在好与更好之间进行选择,而是在坏与更坏中进行选择。尽管有不少人看好欧元,但欧元能否真正成为为全球储备货币仍值得怀疑。其一,欧元区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僵硬的就业保障体系造成政府财政压力过大,失业率居高不下;其二,欧元区各国经济结构与经济周期参差不齐,难以实施统一的财政货币政策;其三,从美欧应对危机的反应与救市方案的力度来看,欧元区国家难以在关键时刻形成集体行动。在日本经济真正走出持续近二十年的低迷之前,日元的前景依然黯淡。而对于人民币、卢比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而言,首先成长为区域性货币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综上所述,在美元地位相对衰落的背景下,在新的有能力取代美元的货币产生之前,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将呈现出一种美元、欧元与亚洲货币(人民币与日元)三足鼎立的多极化格局。在这种格局形成后的前一阶段,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欧元区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以及亚洲经济体的成长,三极货币角力的格局将变得更加均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