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以下是笔者今天接受一位媒体朋友采访时的Q&A:
问题:中粮集团目前仅控股福临门,参股鲁花。跨国集团控制了中国压榨行业60%以上的份额。A(ADM)、B(邦基)、C(嘉吉)、D(路易达孚)、丰益国际集团五大巨头。外资并购国内油脂行业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回答:外资并购中国油脂行业,主要是冲着该行业稳定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行业利润而来。油脂行业属于食品行业,食品行业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而言,属于长期内的朝阳产业。由于食品行业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即购买者对食品价格的波动不太敏感,这就意味着该行业存在显著的盈利空间。目前很多跨国食品巨头已经开始展开对中国相关企业的收购,例如达能收购娃哈哈等。从现状来看,中国食品行业的主管部门对外资并购还并不敏感和警惕,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食品行业事关全体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该行业被外资所主导,一旦外资控制大部分市场份额后提价,就会引发老百姓对政府和外资的不满,引爆民族情绪。因此,在外资进入中国食品行业的初期,就加以重视并进行规范,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问题:现阶段,您认为国内油脂企业必须具备哪些应对外资冲击的策略?国有品牌国内油脂企业如何应对外资冲击?以及如何培育与外资“共生”的能力?
回答:对于国内油脂企业而言,必须警惕日用化工行业过去的教训。外资一旦并购中国企业后,会逐渐淡出国内企业的品牌,然后扶持自有品牌占据市场份额。当年宝洁在中国国内的并购策略就是如此。如果是要和外资合作的中国油脂企业,应该在合资协议中强化自己品牌的保护和使用,不要最后发生市场份额拱手让于外资合作伙伴,而自身品牌悲惨淡出市场的命运。对于不愿意和外资合作的国内油脂企业而言,应该积极展开行业并购,强化国内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合作,毕竟,中国油脂行业目前的市场集中度太低,一旦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之后,往往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最终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落下个民族品牌逐渐衰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