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98%,这绝对不是真实的。做投资银行的人都对企业如何制造高利润心知肚明,一般而言手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上市企业抬高利润,我认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推高股价,为企业高管变现部分股票卖个好价钱,二是为下一步通过增发股票融资做好铺垫。
最后,即使第一季度中国某些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发生了真正的改善,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市场需求状况的改变(例如资源类行业和金融类行业),而非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改善。
附录: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上市公司的相互持股状况
博时基金的研究顾问Charles Kimball曾经是摩根斯坦利(日本)的研究主管,Kimball曾经历了日本市场最为疯狂的几年。他回忆说,当时日本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资产急速膨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上市公司之间的互相持股,以及通过信托投资基金参与股市。
A参股B,B参股A,B股价上涨使得A资产增值、重估、导致A股价上涨,A股价的上涨又使得B进一步上涨。同时,上市公司投资股市的收益提高了公司的每股收益,有些上市公司还通过借贷的方式拆借资金投入股市,拆借利率甚至高达5%到6%。整个市场的市盈率因为公司业绩不断的超预期增长而上扬,泡沫被越吹越大。
当时的市场,短期内并不理会股价的合理性以及可持续性,同时也忽略了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本身的真实成长。人们往往简单地以目前的股价乘以股数就得出隐蔽资产的价值量,股价被不断抬高,这样的游戏到最后就类似互相吹泡泡,泡沫越吹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