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或许可以着重强调国有企业分红的重要性。目前留存收益融资已经占到企业投资融资来源的5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准备金率、利率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依靠低效率的行政调控。国有企业分红一可以降低企业储蓄、二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力、三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来源,可以说是当前宏观经济治理的关键;
2、
目前进行反思,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据说当时改革的指导思路有二,一是增加财政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二是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在总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思路一造成企业所得税代替了国有企业上缴红利,在国有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的90年代,这种思路的确能够增加财政收入。但是自从国企在90年代晚期将包袱剥离给政府后,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有所增强,这种纳税后不分红的制度造成企业储蓄高居不下;思路二造成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对称,财政收入不足,因此不得不倚赖土地出让金等预算外收入。这是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和泡沫的一大根源。此外,地方政府还千方百计从农民手中榨取各种收入,加重了农民负担。
3、
当前政府进行流动性治理的手段是堵塞而非疏导。堵塞只会使得流动性从银行部门流到房地产部门,从房地产部门流到股市,从股市流到其他部门或市场,目前房地产市场局部泡沫隐现,股市从1000点涨到1800点,那么未来的前景和下一个目的地会是哪儿?流动性治理的思路包括:一是从源头上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二是如果外汇储备已经产生,那么要切断外汇储备增长和基础货币增长之间的联系,即改革强制结售汇制度;三是如果基础货币已经增长,那么应该选择更富效率的方式进行对冲,例如通过发行中长期国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