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息难遏市场流动性,国债操作或将出台——对本次央行加息的快评

(2006-08-18 21:19:00)
标签:

杂谈

背景材料: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第一,央行这次看来还是充分重视了来自经济学界的意见,同时上调了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从而没有造成存贷款利差的进一步扩大。如果仅仅提高贷款利率,虽然企业获得银行信贷的成本提高,但是银行通过吸储放贷的盈利空间也相应扩大,因此银行将会千方百计地扩张信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很可能会放宽对贷款的审核标准,降低贷款的审慎性。这将为未来不良资产的累积埋下伏笔。而本次存贷款利率同步上调,至少没有扩大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第二,这次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微调不会对抑制银行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显著影响。第一,银行存贷款利差并没有缩小;第二,我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对贷款利率并不敏感,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流动性泛滥的前提——即外汇储备累积所产生的外汇占款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之前,我国基础货币、银行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指标居高不下的格局不会得到实质性改变;

第三,截至到目前,央行已经在半年时间里连续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发行了多期央行票据和两期定向票据。但是迄今为止,央行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并未取得理想效果。那么央行下一步将会采取的行动是什么?笔者认为,首先,央行在今年内继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微乎其微,因为这样的猛药很难连续服用;其次,鉴于央行在加息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非常谨慎,即使今年之内还有加息的机会,也最多是在年末上调30个基点之下而已,而且可能性不大;央行还会继续采用发行央行票据和定向票据的手段进行冲销。但是鉴于央票的成本越来越高。为此买单的财政部难免不有所微辞,因此下半年货币政策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中长期国债来回笼货币。当然,窗口指导这种行政调控方式也将会继续发生作用。

最后,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变化也将取决于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笔者曾经指出,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接近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上调空间非常有限;日本经济尚未完全摆脱通缩困扰,能够改变零利率局面已属很大进步,我们对其不能过于苛求。在美国和日本加息周期暂停之际,为了避免本币过度升值,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也不会有太大动作。简言之,本轮全球加息风潮已经基本结束。除非发生美元大幅贬值等异常现象,否则很难出现某个国家大幅加息的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